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9 09:42: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9日讯 (记者李莉芹)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研讨会28日在北京举行。
历经3年创作时光,拍摄行程近万公里,《左宗棠收复新疆》是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今年8月在湖南卫视、湖南金鹰纪实播出,全媒体受众超过3亿人次,社会反响强烈,出现了纪录片领域罕见的追更盛况,15-24 岁年轻观众占比达到 42%。蓝鹰融合影响力排行榜多次位列电视纪录片第一,美誉度最高达100,收获26个热搜,知乎评分9.1,芒果TV腾讯优酷同步热播,均居历史纪录片第一。
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宣传司、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清史专家、文艺评论专家、节目主创代表、左宗棠后人、自媒体博主等出席研讨会,对《左宗棠收复新疆》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推动纪录片创作集思广益。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闫少非说,《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六集的精炼篇幅通过故事化、剧情化方式生动展现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艰辛历程,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及细节刻画,多角度真实再现了左宗棠这一历史人物一身为国,鞠躬尽瘁的家国情怀,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命运与共,将深植于中华民族骨血中的家国大义、民族气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说,左宗棠在国家民族满目疮痍,内忧外患之际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建立了彪炳史册的旷世功勋,由于各种原因,对这段历史社会了解不多,甚至是有误解,近年来众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加强对这段历史的挖掘、研究和宣传,特别是通过推出重大的文艺创作,讲好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故事,在这个背景下,湖南卫视等单位制作播出了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填补了这一重大历史创作题材的空白,是对历史负责的作为,是对时代召唤的担当,体现了可敬的历史勇气和独到的文化眼光。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讲述了这部纪录片酝酿的来龙去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把握和创作的再三沟通打磨,总结它的成功离不开强化坚定的政治意识、深沉的使命意识、强烈的精品意识。
《左宗棠收复新疆》总导演王新建说,纪录片的灵魂是真实,我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把握史实。尽力做到真实准确。无论大的历史脉络还是具体细节,努力做到条理清晰、周全严谨、客观公正、有据可查,经得起专家和历史检验。
左宗棠后人得到纪录片播出的消息后,奔走相告,每周一到周四晚七点半准时锁定湖南卫视。左公玄孙北京化工大学原副校长左禹说,我所接触到的左公后人以及身边亲友都对节目交口称赞。无论台前表演还是幕后的制作,无不精益求精。每一句解说词,每个形体动作、每个场景设计,都能感受到所有主创对于民族先贤的敬意。
自媒体博主高能E蓓子说,这部纪录片在传播上的成功,也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业者探讨和研究。它没有高高在上地教育年轻人,而是巧妙地融入了Z世代的语境,宣传团队多管齐下,多维度打造年轻人的流量入口完成了一场逆向破圈运动。左公“笨拙”的奋斗、“孤勇者”的形象,为Z世代提供了一种稀缺的、坚实的精神支撑。这部纪录片对于Z世代年轻人的价值,是很值得所有人关注的。它展示了主流媒体如何用现代的语态,唤醒深层的历史记忆,并为一代年轻人锚定深刻的精神坐标。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大正说,讲左宗棠的故事,特别讲他收复新疆到新疆建省,以及第6集落脚落在海疆,为捍卫国土,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历史教材。讲左宗棠的故事,它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我们当代中国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说,从当下的视角来看,左宗棠收复新疆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早已穿透了时空,让今天的国人依然能够心潮澎湃。本片正是着眼于此,找准了历史与现实的共振点和共鸣处。在共振点和共鸣处上深入开掘,这是这部片子的一个突出特点。
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说,《左宗棠收复新疆》演绎风格创新在于将史书中的场景人物事件准确生动,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来视觉化,平衡了历史真实感和戏剧表现力,以独特的视角方法和美学追求丰富和拓展的讲述中国故事,读解中华文明的可视性。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纪录片一定要把史学思维、纪实思维,同我们创作的审美思维、艺术思维和谐统一起来。靠史学思维来达到思想高度,靠审美思维去发现细节,靠细节去充满全部作品的血肉,如果讲史学思维是筋骨,那么审美发现细节的本事就是血肉。这部纪录片达到了这一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江涛说,这部纪录片一是解决了历史认知问题,生动还原了左宗棠力排众议、自筹粮饷、载棺出征,动员各族军民团结一心痛击敌寇收复新疆的重要历史,进一步澄清了历史认知、端正了历史观。二是创造性地提升了纪录片的创作水平,运用 AIGC 极大提升了镜头的精细度和画质的美感度,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其中的"在场感、参与感"。三是跨省合作打造精品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甘肃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电影局局长马玉萍说:本片生动再现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经营西北的光辉业绩,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精品教材。左宗棠在甘肃兴修水利、振兴民生等一系列举措,对当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本片的成功启示,文艺创作应始终服务国之大者,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精品创作要深深扎根于人民生活与实践热土。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任晓山发言说,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创作团队要认真总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创作经验与成功做法,进一步挖掘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推出更多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地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