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倜 湖南日报 2025-08-28 19:04:42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刘昀亦卓 陈安妮 刘丹
“俗话说:‘秋风起,贴秋膘。’但如今食物供应充足、营养过剩问题普遍,‘贴秋膘’的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8月28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祁双林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贴秋膘”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
祁双林介绍,从医学角度而言,秋季是通过适度进补来修复、调和人体脏腑功能的理想时段。但三伏天的余温却尚未完全消退,人体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依旧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因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尤其是要改变“贴秋膘”就是“顿顿有肉、天天喝汤”的错误认知。
“体重偏低、体质虚弱的朋友是可以‘贴秋膘’的。但还有一部分人,盲目跟风可能增加健康负担。”祁双林表示,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需要注意,热量摄入骤增,会加重原有病情。这类人群日常饮食需以清淡为主,优先选择易消化、低热量、低胆固醇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切不可刻意增加食量。
而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渐衰退,儿童消化系统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二者消化能力均相对较弱。若短期内大量摄入肉类,易引发消化不良、积食等问题。因此,在“贴秋膘”前,需先注重消食,可适当食用具有消食、健脾功效的食物,为后续进补做好准备。
“同时,‘贴秋膘’还需结合个人体质。”祁双林表示,脾胃虚弱者本身消化功能较弱,过量食用肉类会突然加重胃肠负担,进而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所以,这类人群“贴秋膘”时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若确实需要‘贴秋膘’,需遵循‘精准、适量、均衡’的原则,饮食选择多样化,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才是最优选。”祁双林介绍,可以放弃传统的肥肉、五花肉,选择鱼虾、去皮禽肉、瘦牛肉、鸡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减少脂肪摄入。例如,每周可食用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补充Omega-3脂肪酸,帮助调节免疫力。
“贴秋膘”并非越多越好,需根据个人能量需求调整。普通成年人秋季每日能量摄入可比夏季增加10%—15%,相当于1个鸡蛋+1杯牛奶的热量,避免过量摄入。
“同时,秋季饮食需注重搭配。”祁双林提醒,大家不妨搭配大量蔬菜和适量粗粮,既能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又能促进肠道蠕动,避免因进补导致便秘。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不低于300克,粗粮要占主食的1/3。
此外,若一味追求单一饮食,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大家需做到循序渐进,给身体适应的时间,例如每周增加1—2次高蛋白食物,而非突然大量食用。
“总之,正确‘贴秋膘’应是按需补充,而非盲目遵循传统。”祁双林提醒,在营养过剩的当下,大家更应结合自身健康状况,用科学的饮食方式替代“多吃就是补”的旧观念,才能在秋季真正实现“养生”而非“伤身”。
责编:李传新
一审:周倜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