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8 23:16:0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果婧
从泥巴路、砂石路、水泥路到沥青路,浏阳“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丰硕。如今,浏阳公路实现了由通达到全域公路网络“畅、安、舒、美”的跨越,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脚下延伸。一条路,改变的不仅仅是出行。它带动了一片产业,致富了一方百姓,更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的双向转化通道。
阡陌变通途,唤醒沉睡古村
清晨的道官冲,竹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纸爱道官冲”民宿老板黄建洪早已在院子里忙碌起来,细心准备着当天的非遗体验项目。另一边,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捣着糯米,亲手制作客家糍粑,软糯的米香伴随着欢声笑语,在这个曾经沉寂的山村里飘扬回荡。
“以前这里车很难开进来,都是泥巴路,现在路面不但被拓宽硬化了,还给铺上了柏油,游客开车可以直达民宿大门口。”黄建洪感慨道。道官冲的蝶变,折射出浏阳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山乡巨变。
地处湘赣交界大围山深处的道官冲,曾因交通闭塞而成为“空心村”。村中支柱产业手工造纸因出口受阻而日益没落,村民陆续外出谋生。2017年左右,这个曾容纳57户370多人的村落,只剩下70多人留守。黄建洪告诉记者:“以前,留守在这里的村民都忧心忡忡,大家担心用不了10年,道官冲会成为荒郊野岭,慢慢消失。”
改变始于道路的延伸。近年来,浏阳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432公里,形成了“路网连通、结构完善”的农村公路出行保障体系。
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民宿错落有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易昂 摄
道路通了,道官冲的千年非遗被重新唤醒。随着通往道官冲的沥青路建成,这个客家村落也焕发了新生:土房翻新提升颜值、闲置夯土农房改造为非遗主题民宿、古法造纸研学馆开门迎客。上洪村村民委员会村委张兆媛告诉记者,道官冲的民宿从2020年的1家增至11家,累计营业收入达600余万元。
交通织网,串起全域旅游新图景
驱车从长沙出发,经杭长、大浏高速,到大围山南互通下,不远处就是国家4A级景区——张坊镇西溪磐石大峡谷。在这里,溯溪露营、玻璃栈道漂流、冰川摸鱼……多种清凉玩法吸引着省市周边地区游客慕名前来避暑度假。
西溪磐石大峡谷七彩玻璃栈道漂流。浏阳发布 供图
“车在路上走,人在画里行”。从张坊集镇出发,一条宽敞整洁的沥青路在连绵青山间蜿蜒,道路两旁风光旖旎,20分钟后即可到达小河集镇。
清溪山居民宿是在小河乡打造网红鱼鳞坝、以文旅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潮中顺势而生的。随着小河乡在网络上的爆火,短短两年时间,清溪山居民宿已经成为当地民宿的领头羊。提起公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清溪山居民宿老板房孟祥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现在道路越来越畅通,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小河乡,也带动了我们本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小河乡网红鱼鳞坝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戏水打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易昂 摄
交通瓶颈的突破,带来了游客量的井喷式增长。2020年底,红色旅游公路经改造通车后,浏阳城区到小河乡的路程由2小时缩短到1.5小时。公路途经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苍坊旅游区、小河乡鱼鳞坝等景点游客纷至沓来。
在张坊镇与小河乡组成的“张小片区”,旅游公路如同金丝银线,将散落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当地抓住机遇推出“非遗研学游、红色传承游、双节畅玩游”3条精品旅游线路。道官冲非遗生态村、小河乡木活字印刷馆、乌石当代艺术展览馆等景点被有机串联。
2024年,交通运输部等单位联合主办“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路线主题推选宣传活动,浏阳市东南旅游精品自驾路线入围全国最美自驾精品路线20强,也是湖南省唯一入围的路线。这条起于浏阳城区荷花街道、止于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的风景线,如今已成为激活沿线乡村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金腰带”。
沿着便捷高效的农村交通路网,走进浏阳乡镇、村庄的深处,一幅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路通人和,乡村振兴展新颜
近年来,浏阳还依托发达的农村公路网,推动客货邮深度融合发展,利用城乡公交车的富余装载空间,开展农村物流快递配送。“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日益通畅。
浏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新一轮农村公路“八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建好”上更加注重提档升级,在“管好”上更加注重规范有效,在“护好”上更加注重优质高效,在“运营好”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
如今,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正成为浏阳大地上文旅融合的金色纽带。从道官冲的非遗村落到小河乡的网红水坝,从赤马湖环湖公路到东南旅游精品自驾路线,路的故事仍在延伸,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责编:马俊达
一审:马俊达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