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绿色发展新路径 湘潭市召开气候投融资机制建设座谈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8 10:38: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8日讯(通讯员 廖艳霞 黄琳昱日前,湘潭市2025年气候投融资机制建设座谈会,在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邀请国、省、市三级气候投融资专家、相关单位、企业及金融机构参会,旨在总结湘潭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进展与成效,分享低碳领域实践经验,梳理当前工作难点,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022年8月,湘潭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湘潭市积极探索低碳转型示范举措,充分调动各类资本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为“双碳”目标落地奠定良好基础。截至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引导136亿元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推动81个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贷款项目实施,减少碳排放385万吨;今年6月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481.93亿元,同比增长7.8%。同时,湘潭市已基本建成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与信息服务平台,评选出首批气候投融资友好型企业及金融机构,有效激发碳市场交易活力。其中,湘乡市绿色金融示范市创建经验获省政府通报表扬,湘潭市气候投融资实践经验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分享推介。

会上,湖南数产集团代表详细介绍了湘潭市气候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湘潭市气候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4家成员单位分别解读了本领域在气候投融资、绿色金融方面的最新政策与进展;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代表围绕实践经验与需求建议积极发言。各方分享交流后,湘潭市气候投融资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关成员为湘潭市试点下一步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梁希建议,湘潭市需深度理解国家碳减排政策体系,助力地方开展碳预算、项目碳排放管理工作;除碳市场外,还应把握碳预算、项目碳评价等政策中的内在碳价格逻辑;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具体项目开发,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成果;建立商业+混合融资项目库,开展不同类型气候投融资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研究;夯实数据基础,为气候投融资绩效考核与信息披露提供支撑;产品与服务创新需兼顾可推广性与长期价值。

特邀专家兴业银行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阳能指出,当前气候投融资已进入深水区,创新实践、形成可推广模式是试点工作的核心任务。他建议湘潭市以试点为契机,建立多样化市场机制,加强公共资金与金融市场协同,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领域;强化跨部门协同,在绿色政府、绿色采购等领域优化约束政策,将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内项目、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及补贴范围,并探索价格机制创新;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设立风险共担基金,解决金融机构专业技术短板,提升其参与积极性;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支持金融机构加强研究以争取总行资源倾斜。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双碳领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座谈会既是对湘潭市气候投融资试点成果的总结,更是湘潭市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加强对湘潭市试点的指导与支持,协调资源、破解机制难题,向上推荐湘潭经验以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同时希望湘潭市持续发挥试点先行作用,推广成熟经验,吸引更多资金涌入气候投融资领域,助力节能减排,为全国气候投融资实践贡献“湖南力量”与“湘潭样板”。

本次会议由湘潭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承办。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