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足球的“人文经济学”

  湖南日报   2025-08-28 07:37:51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欧阳金雨

8月1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湘超”联赛筹备等工作,开赛时间、比赛规则已经明确。26日,门票价格公布,9.9元,主打一个全民可参与;“我的城市我的队”,14个市州队队名正火热征集中。

今年夏天,江苏借“苏超”助推城市发展,打出了一记“人文经济学”的好球。什么是“人文经济学”?2023年,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从“苏超”的实践来看,“人文经济学”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让文化为经济注入灵魂,经济为文化插上翅膀。如何借一场球促进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塑造城市新的竞争力?参考“苏超”,有三个关键字值得好好咂摸。

“导”,即精心策划。目前的策划可以说亮点频现。比如参赛人员的选拔。从16岁的高中生到40岁的打工人,只要你在当地生活工作,就有机会代表城市出战,甚至户籍不在当地也没问题,媳妇是当地的就行。这样灵活的条件,充分体现了群众站“C位”的定位。有了全民参与的基础,如何进行“文化赋能”呢?沙和尚、株队友、潭朋友、国际张、德语系……有才的网友已经把梗刷遍全网。然而这还远远不够。14个市州,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标签。如何把散落的文化珍珠串成项链,让城市IP在绿茵场上发光?这需要高明的导演来一点高品位的策划。

“玩”,即心态放松。“湘超”举办的规格已经相当高了,但这指的是赛事筹备、安全保障、应急预案等工作必须有条不紊。在运营做到位的情况下,赛场内外的气氛应该尽可能松弛。它可不可以是一个大Party呢?赛场内既有竞争精神也有情绪价值,让观众感受到快乐和松弛;赛场外,网友自发“造梗”“玩梗”,主流媒体联动体育、美食博主,大家一起晒图、对歌、斗诗。球赛不是考试,体验感拉满,才算得上“炫酷”。

“带”,即经济拉动。招商是一方面,可带动广告收入。商家是不是也可以准备起来了?若观众凭门票票根可以免费或折扣价游览周边景区,酒店、餐饮消费就带起来了,湘菜可能因此再火一把;赛事主题帆布袋、IP玩偶、非遗联名、潮玩盲盒是不是可以做起来了,年轻人对各类文创兴趣很高。“体育+文旅”不断创新、文化与经济甜蜜互动,这个球才算是“体育赋能发展”的金球。

9月7日,“湘超”就要开赛了,一切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期待一个足球的“人文经济学”,化为让人心情愉悦的人间烟火、可感可及的经济数据。

责编:张颖琳

一审:张颖琳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