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琴 黄俊力 喻根深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7 17:48:29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琴 黄俊力 喻根深
从高空俯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经济开发区,道路宽阔、纵横通达,园区建设不断刷新进度;走进产业园区,项目工地内塔吊林立,企业厂房内机器轰鸣,人流涌动,合奏出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交响曲。园区里,企业负责人谈起“帮代办”服务,无不竖起大拇指:“以前办项目审批手续东奔西跑,耗时耗力,现在园区干部上门服务,省心又省力!”
湘西德力水泥有限公司正是这一服务的受益者。从签约、拿地、建设到投产,该企业仅用5个月,刷新了“吉首速度”。“真的是‘完工即投产’!”公司董事长彭建平感慨道,“园区真正做到了为企业保驾护航。”
近年来,吉首经开区围绕产业发展提质、招商引资增效、作风建设深化“三项工作”,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聚焦机制改革、基础提升、运营优化与产业集聚,推动园区发展步入快车道,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机制改革:从“企业跑”到“干部跑”
“我们严格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每月20日前非必要不入企,让企业静下心来抓生产。”吉首经开区管委会产业发展局局长闵本辉介绍,通过大幅精简机构、剥离社会事务,园区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服务中。
今年,园区直属事业单位由4个调整为1个,二级机构编制精简43.48%,出台《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清单》,有序剥离高铁新城片区创文创卫等社会事务9项,真正实现“聚焦主业、服务企业”。
更让企业感到贴心的是“包片到企+上门代办”机制。干部主动对接、全程代办,变“企业跑”为“干部跑”。园区还设立“企业家接待日”,每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现场协调解决用地、用工、报建等难题。截至目前,已推动40多个关键问题高效解决。
“柔性执法、首违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更让企业感受到“园区温度”。非安全生产问题原则上不处罚、不黑征信,为企业营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
链上发力: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
产业是园区的生命线。吉首经开区紧扣食品(烟酒)、箱包鞋服、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补链、强链、延链”,开展精准招商。
招商团队奔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靶向招商,累计外出417人次。
诚意换来回报,温州恒森箱包、上海福米箱包等二十多家企业相继落户投产,吉首逐渐成为国内箱包鞋服产业聚集地。
科技赋能同样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目前,园区已聚集21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半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6.41亿元,科技成果登记9件,新增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3家高新技术企业。民族烟材税收同比增长超过38倍,长潭泵业、鹤盛原烟成功获评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
长潭泵业董事长宁兆祥深有感触:“园区从政策、基建到创新服务,全程陪伴我们成长。让我们从一家小加工厂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如今,企业正持续加大研发,助力园区产业向高端迈进。
“园中园”模式: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共赢”
为推动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吉首经开区创新推出“园中园”建设模式,打造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承接平台。
引入湖南乾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卓良商业有限公司与湖南温州商会,以“工业地产”模式,投资建设的吉首轻工产业园、温州箱包产业园两大平台正如火如荼推进。吉首轻工产业园投资3.6亿元、建设7栋标准厂房,预计12月交付,已预售厂房6栋、签约企业5家;温州箱包产业园也已完成前期规划。两大园区建成后,可容纳40多家箱包、服装、教育用品类企业,形成特色轻工产业集群。
“政企深度合作,让我们投资更有信心。”湖南乾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顺民表示,“园区送政策、搭平台,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地方共赢。”
展望未来,吉首经开区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创新活跃、绿色集约、效能一流的现代化园区,为吉首乃至湘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