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7 16:05:2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7日讯(通讯员 许碧源 易梦)8月26日上午,伴着初秋的晨光,北京大学法学院师生一行踏入汨罗市人民法院,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实践之旅。这支由法学院辅导员张一带队的实践团,共有20余名师生参与,是2024年北大法学院与汨罗法院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后迎来的首批团队,标志着双方合作步入实质阶段。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实践团师生首先参观了汨罗法院法治文化长廊、诉讼服务中心和图书馆。智能诉讼服务终端、在线调解平台等智慧化设备正在切实提升群众参与诉讼的体验。同学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不时提问,展现出对“科技+司法”创新融合的浓厚兴趣。
“现在开庭!”伴随着法槌声响,同学们安静旁听一起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庭审。双方代理人围绕争议焦点展开激烈辩论,审判长从容掌控全场。这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实践对照,更是一场真实的司法交锋,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生动而严谨的实务课程。
随后,一场内容充实的座谈会正式举行。会议结合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了汨罗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重点介绍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汨罗经验”。
汨罗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芬在欢迎辞中表示,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中国近现代法学教育的发轫之地,思想荟萃、大师云集,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法治栋梁。汨罗则是一片文化底蕴与红色基因深厚的土地,既是屈原行吟求索、投江明志之所,也是任弼时同志故里,“骆驼精神”承载着忠诚奉献、负重前行的共产党人初心。同时,汨罗法院作为全国行政审判第一庭诞生地,具有深厚历史积淀,近年来在府院联动、纠纷源头治理、科技赋能审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她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实践,真切感受基层司法的实践脉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专业基础,明确时代赋予法学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带队教师张一表示,汨罗法院在行政争议化解、智慧法院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宝贵样本,期待未来能与法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自由交流环节中,三名法学院博士生(助教)首先发言,青年干警们也积极回应,从裁判尺度到论文写作,话题不断延伸。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体验,更是一次学术与实务的深度融合。院校之间搭建的交流桥梁,既让青年学子触摸到法治实践的脉搏,也为基层法院注入了学术活力。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探索在课题研究、实习实训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责编:周磊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