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16:03:57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金春 通讯员 高云 贺美红
井下人员行动轨迹清晰精准可查;瓦斯浓度、二氧化碳等关键数据实时跳动更新;探钻、封孔、抽采等作业流程在线可视;井下工作面、大巷、提升运输等区域的实时画面近在眼前……近日,走进湖南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红卫公司坦家冲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占据整面墙的巨型曲面LED屏幕上,各类监测数据与作业场景动态交织,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安全生产全景图。
“这是-150米南大巷抽采巷,线上监测实时掌控抽放管路状态和瓦斯浓度变化;那是南二风井,风机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调度员李主轩语气自豪,指尖在控制台轻点滑动,井下抽采巷、运输大巷及地面风井机房的画面便清晰呈现。“有了这块‘智慧大屏’,井下地面尽在掌握,调度更实时,管控更精准。”
近年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大力推动煤矿向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转型。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方位提升矿井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在实现“减人促安、提质增效”目标上迈出坚实步伐。以各子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为基石,精心构建起智能化的系统网络,为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筑牢坚实屏障。
坦家冲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
“智慧大脑”线上管控
“2266-1进风流激光甲烷传感器T3预报警,请立即处置!”坦家冲煤矿调度室内,矿长罗成通过调度管控平台精准锁定风险点,立即远程指挥现场瓦检员处理。仅5分钟,故障排除,预警解除。
“地面就能预测预警、远程处置井下异常,智能化功不可没。”罗成介绍,“管控平台实时在线监测瓦斯、风速等参数,自动分析分类反馈,对风险点实施精准预测预报。我们通过平台分级推送指令,省去了人员跑现场、层层汇报的流程,既大幅提升了安全水平,又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
紧跟煤矿数智化浪潮,红卫公司自2020年起便推广使用激光、红外线等全量程传感器及打钻视频监控系统,依托监控、视频等系统,集成断电、报警、应急联动等功能,构建了多系统融合的统一调度平台,极大提升了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能力。
近两年来,红卫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升级安全监控、井下环网、调度通信等系统,增建万兆环网、虹膜考勤、应急管理等智能设施,打造了集人员精准定位、环境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感知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智能管控平台。
如今,井下重要场所不仅实现实时监测与远程监控,更能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分析,协同调度多个系统运作,构筑起一张矿井全局“可视、可管、可控”的数据化视图,为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强劲支撑。“矿井调度室如同24小时在线的‘智慧大脑’,监测指挥全井作业,让安全管理既轻松又精准。”公司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负责人肖顺喜表示。
目前,该调度管控平台已兼容12个信息系统,拥有千兆、万兆环网基站40余个,遍布井下地面的传感器、“电子眼”超400个,覆盖采掘头面、运输线路、机房煤仓等百余个作业场所和地点。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红卫公司的安全监控、视频监控等系统还并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上级监管监察部门对矿井“互联网+监管监察”远程执法的常态化。
“火眼金睛”双重筑防
“请注意,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坦家冲煤矿23一轨上山,每当提升绞车启动时,智能语音提示广播便自动响起。这套集声响、灯光、应急广播和视频监控于一体的提升运输预警报警系统,如同“火眼金睛”,为矿井运输安全构筑起“物防+技防”的双重屏障。
面对传统人工警戒在复杂运输环境中的局限,红卫公司引入智能预警系统提供科技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进一步技术革新,将自主研发的远程液压自动扳道、自动摘钩、防跑车自动挡等装置纳入系统管控。该套系统不仅能及时预警风险,更能自动触发语音提示、弹射柔性防跑车挡等安全措施,有效保障了运输“大动脉”的安全。
“涌水量增长正常,排水能力满足要求,汛期总体风险可控。”尽管今夏台风暴雨多次侵袭耒水河畔的沈家湾煤矿,矿井却安然无恙。自2022年起,通过建设水文动态监测系统,矿井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对水流速度、井下涌水、最大排水量等水情的监测和风险线上评估预警。并能实时监测-300、-400等水平的排水设施,筑牢了矿井平安度汛的“数智”防线。
“智能化不仅助力了高效生产,也为职工生产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险。”机电设备部工程师黄建华介绍。近5年来,公司成功推广应用绞车主轴装置无损探伤、常闭柔性闭锁防跑车装置等新设备新工艺10余项,自主革新远程液压道岔、人车防脱绳装置等6项工艺,极大改善了机电运输作业环境,机运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矿山力士”减人增效
沈家湾煤矿31022采面,采煤机犹如不知疲倦的“大力士”,灵活转动截割煤壁,乌金哗哗落入溜槽,奔涌向前。“机采助力,产量喜人!”生产副矿长伍四成难掩喜悦,“用工少了,劳动强度降了,效率是传统炮采的2倍以上!”
在薄煤层实施高档普采,是沈家湾煤矿布局机械化的关键举措。2024年,矿井建成走向长450米、倾斜长80米的31022采面,并于今年5月试采成功。下半年依靠机采,该矿连月达产。“机采让大家看到了煤矿的希望和未来,信心倍增!”伍四成说。
龙家山煤矿的变革同样显著。2024年初,针对采区溜子影响频繁、故障率高的顽疾,红卫公司在该矿试点刮板运输机集中控制系统,以变频控制取代人工操作。“以前采面的刮板运输机三天两头出问题”采煤队队长刘细楚感慨,“现在就像多了个‘大力士’,故障少了,不用专人看护,按键就能解决。工作轻松了,效率自然高。”
机械化的高效让矿井尝到“甜头”,更打开了生产新视野。为推进机采,各矿积极实施“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优化采区设计,改造生产系统,推进大断面巷道掘进,先后完成沈家湾煤矿310和312采区、坦家冲煤矿23采区、龙家山煤矿32和34采区的联合布置。今年,该公司又筹划推进坦家冲煤矿2353综采和龙家山煤矿-400米大巷综掘项目。其中,坦家冲煤矿长350米、倾斜长80米的2353大采面已部署完毕,计划年底投产,机械化开采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编:李祯媛
一审:李祯媛
二审:杜巧巧
三审:戴志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