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7 12:33:4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吉庄
8月9日,湘潭市中心医院综合ICU,一场与死神的“抢人大战”悄然打响。
56岁的黄叔叔刚做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原以为可以顺利康复,谁知70小时后,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下,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心跳增快、呼吸急促、血压骤降、嘴唇发紫……
“患者心力衰竭愈发严重,药物升压无效!”值班护士的声音带着急颤。
该院综合ICU主任医师贺喜强立即查看病情,神情凝重:“患者心脏术后严重低心排,再拖下去,多器官衰竭随时可能加重,必须立即上ECMO!”
医院当即组织多学科会诊。综合ICU主任李晨彦果断决策,带领重症ECMO医护团队火速启动应急流程。
医生表示,心脏瓣膜病被称作“沉默的心脏杀手”,手术可以解决根本问题,但部分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艰难,术后低心排是心脏瓣膜术后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其发生率10%至30%,严重者随时可能心脏衰竭而死亡。黄叔叔正是这类高危患者,他的生命,悬在一根看不见的细线上。
随后,湘潭市中心医院综合ICU医护团队立刻进入“战斗模式”:医生仅用15分钟完成股静脉、股动脉管路置入;护理团队同步调试ECMO机器,冲洗管路、设定参数,精准到每一步;床旁超声实时监测心脏功能;贺喜强全程守在床边,随时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短短20分钟,ECMO顺利启动。随着机器运转,患者血液被引出体外,经人工“心肺”重新富氧,再泵回体内,改善灌注。黄叔叔的心脏终于得以“休息”,而生命,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ECMO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救命?医生介绍,简单来说,ECMO等于“体外的心加肺”,它替代心脏帮血液泵出去,维持供血;替代肺排出二氧化碳,补充氧气;输回体内保障器官灌注,为恢复争取时间。“就像手机快没电时需要充电宝,ECMO就是危重病人心肺的‘充电宝’,为生命按下‘重启键’。”医生说。
不过,ECMO并不是万能药。它适用心脏术后心功能衰竭、急性心梗、重症肺炎等可逆性重症。若心肺彻底丧失功能,ECMO也无能为力。
黄叔叔在重要脏器没有完全崩溃之前,团队为其启动ECMO支持,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ECMO也有风险,比如出血、感染等,通过实时监测、严格控制感染等,可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8月13日,黄叔叔的血压恢复到110/70mmHg,心率平稳在88次/分,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8%。超声显示心功能大幅改善。
“可以撤机了!”随着指令下达,病房里的紧张气氛瞬间消散。黄叔叔对着医护人员,颤颤巍巍竖起大拇指——那一刻,泪水和笑容交织。
8月16日,黄叔叔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在康复科有序指导下恢复良好。病房里妻子儿女围坐一团,喜笑颜开。“ECMO救了我的命,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黄叔叔笑着说。
这场生命接力,并非偶然的奇迹。
近年来,湘潭市中心医院综合ICU持续深耕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派出骨干医护赴国内顶尖医院进修学习,建立成熟的ECMO团队和完善的救治路径。
这次成功救治,标志着该院在极危重心血管疾病综合救治能力上迈上新台阶——不仅能做手术,更能在术前、术中、术后全程守护患者生命。
在生命与死亡的赛跑中,湘潭市中心医院用专业与速度,赢得了时间,也赢回了一个家庭的希望。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