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智慧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7 12:16: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上官智慧
蹦极台排起长队,飞拉达岩壁挂满“蜘蛛侠”,滑雪场魔毯输送着此起彼伏的尖叫声……
随着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的临近,8月25日至26日,记者在慈利县各大景区发现,这些让人肾上腺素狂飙的“尖叫项目”,正成为驴友圈新晋暗号,也成为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云端坠落——
润喉糖,成了抢手货
“321,跳!”教练的口令在300米高的玻璃桥上回荡,来自邵阳的游客张群向前迈出一步,从张家界大峡谷“云天渡”玻璃桥上纵身跃下。
260米的自由落体,风声在耳边呼啸成诗,脚下是深谷云雾翻涌。
这一幕,发生在8月26日的慈利县大峡谷景区。当天,来自长沙的大学生李成刚刚结束体验,颤抖着双腿却满脸兴奋:“我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像这样感觉自己真正活过。”
张家界大峡谷的云天渡”玻璃桥悬于300米高空之上,作为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它创下了十项世界纪录。而蹦极项目作为这里的王牌体验,正吸引着无数寻求刺激的年轻人。
“每天至少有50多人尝试蹦极,周末更是要排长队。”蹦极教练Anil介绍,自己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安全检查流程,还笑着说,蹦极项目体验后,润喉糖成了抢手货。
距离大峡谷40分钟车程的红岩岭,另一场岩壁上的冒险正在上演。
典型的丹霞地貌将山体染成炽热的红色,2018年9月对外开放的飞拉达项目,让普通游客也能体验攀岩的乐趣。
“体验前,我们会对游客进行半小时的攀岩技巧与安全知识培训。”户外指导员彭辉兵一边检查游客的装备一边介绍,红岩岭飞拉达由独木软桥、连续的'Z'字形攀岩线路及两段悬空钢丝桥组成……”
正在岩壁上缓慢移动的李女士大声尖叫着,却不忘让同伴帮她拍照:“虽然腿软,但这种感觉太棒了!就像在跳岩壁芭蕾。”
冰火交响——
38℃到-5℃的极限跨越
室外38度的高温下,走进张家界冰雪世界的大门,瞬间进入零下5度的冰雪王国。
“从来没想过在湖南的夏天能滑雪!”广东游客刘玉林穿着羽绒服,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的女儿正在初级滑道上小心翼翼地练习,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张家界冰雪世界是4A级旅游景区,馆内常年保持零下5度的恒温,让滑雪爱好者一年四季都可以体验滑雪的快乐。
景区负责人杨万福告诉记者,周末接待游客1000人以上,很多南方孩子第一次见到雪就是在这里,他们的惊喜表情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距离冰雪世界15分钟车程的樟树营露营基地,是另一番景象。
樟树营露营基地因1300年树龄的古樟而得名,这棵名为“红军树”的千年古樟,见证过无数红色记忆。
在这里,基地首创的“丛林穿越网上通道”以树搭桥、以网铺路,把娱乐设施和自然生态巧妙结合。景区负责人屈蕾介绍,这项集合了蹦床、绳桥、网红桥等玩法的高空项目,让游客在树梢间穿梭,感受地心引力的挑战与乐趣。
“这比游乐场的设施有趣多了。”正在体验的长沙游客罗猛兴奋地说,“既有挑战性又能欣赏美景,孩子玩了整整半天都不肯下来。”
景区负责人介绍,“丛林穿越网上通道”项目自开放以来,已成为亲子游的热门选择,周末经常需要预约限流,最高单日接待超过8000人次。
“尖叫”变现——
打造户外运动天堂
夕阳西下,慈利县的红岩岭被落日余晖染得更加炽热。刚刚完成飞拉达挑战的年轻人坐在岩壁咖啡馆外,望着脚下蜿蜒的澧水河,还期待着下一次的冒险之旅。
在慈利,这些高空项目并非偶然出现。
自2015年以来,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慈利县委县政府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全力发展张家界东线旅游,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户外休闲运动项目。
于是,红岩岭项目在千呼万唤中建成,更是计划打造成南方户外休闲运动公园。目前,该项目不仅成为青年人的户外首选地之一,还鼓起了当地老百姓的腰包。
在红岩岭脚下开农家乐的村民老刘介绍,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现在反而很多年轻人回来创业了,“我的农家乐生意还不错,旺季时还需要提前预订。”
“让慈利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慈利县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开发更多户外运动项目,“明年,这里还将建成更长的溜索和攀岩路线。”
夜幕降临,慈利县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先生在万福温泉放松疲惫的身体时,情不自禁地发了一则朋友圈,他写道:今天体验了四种完全不同的项目,每一种都让人难忘,慈利不仅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有人类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智慧。
据统计,从2023年至今年上半年,慈利县接待旅游人次1846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259.1亿元。数字背后,是无数游客的尖叫声和欢笑声,也是慈利县通过旅游产业实现美丽蜕变的生动注脚。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