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队”来了“星星的孩子”不孤独

  潇湘晨报   2025-08-27 07:20:37

“汪汪队”来了“星星的孩子”不孤独

治疗犬“糖糖”首次上岗,孩子们排队互动,喜欢它的尾巴

“糖糖坐!”长沙一家康复中心,下课铃声响起,几个孩子挤在一只名叫糖糖的拉布拉多犬身边。与多数犬不同,面对零食诱惑、孩子们的叫喊甚至揪扯,它没有过多反应,而是安静地将头搭在孩子腿上。

糖糖是一只孤独症服务犬(治疗犬),而它身边的孩子则是几个正在接受康复训练、进行课堂学习的孤独症(自闭症)儿童,他们也被叫作“星星的孩子”。

采访间隙,糖糖在一旁休息。图/实习生曹杨哲

近日,长沙市天心区第九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主题活动暨中国孤独症服务犬首批入驻仪式在长沙市天心区有色大厦举行。活动之后,糖糖正式开始了它的工作。

近日,记者跟随糖糖,记录它陪伴孩子们上课、外出的日常。

是伙伴、是朋友

陪伴上课、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它是一只15个月大的拉布拉多犬。”糖糖现在的训练员陈嵩7月开始与糖糖接触,目前已和糖糖有了一定的默契。

“狗狗也知道,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老师。”课堂中,陈嵩和孩子们交流。当时,有一粒狗粮掉到了地上,不过受过专业训练的糖糖没有理睬。

对于有家长害怕狗会咬人,十多年没养狗的陈嵩表示,他刚开始参加培训的时候,也和家长有同样的担心,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

“上课前需要对糖糖的情绪进行调整,带它进入状态,如果太兴奋了(就要)让它缓下来。(同时)也需要对一起上课的孩子进行评估。”陈嵩说。

在课上的互动环节,孩子们排队和糖糖互动,让糖糖接零食、套圈,进行抚摸……而在授课学习时段,糖糖就静静地在一旁陪伴,陈嵩表示,这样的课程糖糖每天需要参与两小时左右。

课间铃声响起,一些孩子跑出教室,不过也有不少孩子找糖糖玩耍。其间,有的孩子在一旁抚摸,还有的则躺在糖糖身上。

记者看到,有一个孩子突然撕扯糖糖的耳朵,被家长“紧急撤回”。不过糖糖没有表现出过激反应,它嗅了嗅孩子,继续趴在地上,眯起眼睛休息。记者还蹲在它身边以陌生人的身份做干扰动作,它没有表现出不安。

“喜欢和狗狗玩”“有糖糖在我很开心”……课间,几个孩子抢着说。

陈嵩告诉记者,有些孤独症孩子看上去与普通孩子无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今天有个孩子跳绳,他一定要求我数数,这种刻板行为加上情绪的突然爆发,他自己就难以控制。”陈嵩介绍,外界细微的变化,可能就会让孩子们产生较强烈的反应。

接受采访时,一个孩子突然放声大哭,陈嵩与糖糖一同进入屋内平复孩子情绪。“狗狗(治疗犬)介入后,孩子(会有)好奇、触摸、互动(的表现),注意力转移,原有的情绪就会得到一定缓和。”

“它也会累,(我们)会给它独立的休息空间。”陈嵩介绍,中午,他会将糖糖的笼子安置在屋内,供其休息。

陈嵩补充说,因为糖糖刚来不久,近期一个重点工作是让狗狗和孩子彼此熟悉,陪伴孩子实地上课,这也是狗狗由“职场新人”向“骨干”转变的必要过程。

“要让双方达成默契,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突然压到它,它可以有所动作,但不能有过激行为。我们也会告诉孩子狗狗是朋友,不能压到它,让孩子们将狗狗理解为共同成长的伙伴而非宠物。”

奇妙互动

有点羞涩还是抢着躺在糖糖身上

6岁的灿灿性格相对腼腆,陈嵩介绍,和不少家长一样,灿灿的长辈一开始并不愿意孩子与糖糖接触,而灿灿一开始也对体形较大的糖糖有些害怕。

“他(灿灿)之前会好奇,但更多的是害怕,(往往)偷偷碰一下狗狗,然后跑开,现在好多了。”陈嵩表示,他们会让治疗犬以小动物的身份吸引、引导孩子,孩子也会借助它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场,记者看到有孩子躺在糖糖身旁。尽管对糖糖的热情还有一点羞涩,但灿灿也抢着躺了过来:“我也不怕。”

采访中,灿灿躺在糖糖身边,偷偷和记者说:“喜欢糖糖的尾巴,很有趣,好可爱。”

25日,记者还与灿灿、糖糖、陈嵩一同进行了一次户外活动——去楼下约50米远的超市买东西。尽管只有50米,但对于很多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来说,却走了很久。

糖糖的两位训练员正在为带糖糖和孩子外出做准备。图/记者周翼

陈嵩表示,对这些孩子而言,户外活动不可缺少,但这也是一些孩子很排斥的事。“室内课程不能完全代替外出。(我们)会在评估后,带一些孩子出去。”

不过,临出门前,灿灿表现出不满情绪,一直要求回去,并表现出一定的抗拒行为。其间,糖糖就一直安静地蹲在孩子脚边。

“和糖糖一起去……”在老师们的努力下,灿灿最终决定出门。

到达现场,糖糖被留在超市门口。在灿灿购物的十几分钟里,它一直趴在超市入口,对路人偶尔的挑逗并不理会。

同行过程中,灿灿相对沉默,但多次主动与糖糖互动,让糖糖坐。

“(我们)有时候会(让糖糖)陪小朋友一同购物,但这次让它在外面等待。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不能让孩子形成对狗狗的依赖,要让孩子接受没有狗狗陪在身边的日子。”

在陈嵩看来,治疗犬的作用并不是绝对或完美的,其作用在于辅助课程与陪伴这些孩子做社会化活动,老师、家长则是作为引导与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当然也需要孩子们自己努力迈过这道坎,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万里挑一

稳定、安全、可靠是关键

“它(糖糖)的性格属于能静能动的那一类,符合治疗犬稳定、安全、可靠的要求,这次来机构,也会针对机构需求进行调整,不断学习。”糖糖的第一位训练员、高级宠物训导师宁震介绍,他2017年进入治疗犬行业,从糖糖六七个月的时候就训练、照顾它。

宁震告诉记者,治疗犬不限于某个犬种,不过,总体而言,拉布拉多、金毛等犬种因性格更稳定、抗压能力较强,被选择的概率更高。

“会根据多种因素选狗,(比如家庭选犬)有的孩子性格相对急躁,我们会选体形偏大的(狗)。若只从安全角度,那配一只很小的狗最好,但治疗犬的属性并不是这样。孩子要把治疗犬当成伙伴,但也要有畏惧感,不能把它当玩具。”

他补充说,此次选择糖糖,也是考虑到有的孩子会倒在狗狗身上,小型犬可能无法胜任。

谈及治疗犬的选择,宁震表示,这是一个严格且充满淘汰的过程。

糖糖和训练员陈嵩。图/记者史继超

“首要考虑的还是性格,会看这只犬的父母、爷爷奶奶的性格情况,是否有咬人史。”他告诉记者,糖糖这一批治疗犬出生二十几天后就经过挑选,入选的狗狗会接受包含社会化训练在内的重点培养。“比如把它拿起来看它不会害怕,制造声响看狗狗反应……后期训练的目的也是降低狗狗的敏感度。”

“技能方面,基础内容有坐、卧、立等,后续会针对服务特点增加。训练中发现达不到标准,也会被淘汰。”宁震介绍,糖糖这一批治疗犬在后期训练中的淘汰数达到一半左右。此外,若后续发现狗狗性格不合适,还会继续淘汰。“万里挑一不是一个夸张的描述。”

宁震称,除了陪伴孤独症孩子,治疗犬也适用于养老院、医院等不同场景,只是侧重点有细微的不同。不过,相较于其他环境,让治疗犬陪伴孤独症孩子是比较困难的一类。

与警犬这类工作犬相比,治疗犬在细节、社会化方面的训练会更多,“比如犬类从小开始就会有等级地位观念,我们通常会把等级地位更高的幼犬作为候选警犬,而治疗犬则需要取中间值,不能太强势,也不能太弱势。”

最后,宁震表示,因治疗犬作为较新事物进入国内不久,在很多方面相对不成熟。他们目前的训练也是在不断摸索,同时结合不同需求进行本土化改进,这期间存在挑战,但也是一次新的契机。

未来

国内尚无专门认证和管理法规治疗犬社会认可度仍有待提高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特征是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孩子可能回避眼神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或执着于特定仪式动作。”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力介绍。

徐力表示,对自闭症儿童,孤独症服务犬可以作为社交媒介,促进眼神接触、语言表达和情绪调节,和狗狗互动能让自闭症孩子的情绪脑区活跃度降低18%、社交脑区提升22%。

记者了解到,2024年12月,湖南多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涉及诊断、治疗、家庭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计划用4年左右的时间,将孤独症儿童筛查、诊断、干预、教育、社会保障贯通衔接。

此外,2024年12月31日,民政部、中国残联发布《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各类机构的专业性、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要求,旨在进一步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形成家庭、政府和社会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同时,近年来,伴随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逐渐深入,对治疗犬一类辅助犬的关注度也日渐提升,询问怎么获取治疗犬的声音开始出现。

不过,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述,治疗犬是个新事物、犬只数量较少,部分人仍将其看作宠物犬,对于其身份、工作也持有怀疑态度。

由此,“如何掌握尺度?不能因孩子害怕狗,给孩子造成新的阴影这一观点”也被部分业内人士提及。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因孤独症服务犬选拔、训练的标准较高,加上参与工作后需巩固训练,一条犬的成本较高,对于多数家庭并不现实。

湖南四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波介绍,目前并没有权威机构或目录区分治疗犬是否属于工作犬,广义上的工作犬包含治疗犬,细分列别中,治疗犬是区别于工作犬、辅助犬的一个类别。“我国尚未就治疗犬建立专门的认证和管理法规,这导致其在出入公共场所、提供专业服务时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其安全与卫生保障也多依赖于机构自律。”

“现在令人头疼的是,我们的狗狗不能乘坐地铁、高铁这类交通工具,去外地福利院,通行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糖糖所在的星语林康复中心主任陈榕也表示,“每个人对狗狗都有自己的印象,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希望社会各界对治疗犬有更多的了解与认可。”

责编:周秋红

一审:谭思敏

二审:胡泽汇

三审:赵雨杉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