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将“下线”,湖南中小学生笔尖不停只为“交差”

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08-26 17:46:1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单熙婷 何博

随着新学期开学日期临近,暑期“余额”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不少中小学生此前将时间投入旅游、兴趣班,如今纷纷开启“作业冲刺模式”——书桌前堆满练习册,从早到晚笔尖不停,部分学生甚至熬夜赶工;家长们则一边催促提醒,一边帮忙整理资料,家庭里上演着一年一度的“暑期收尾赶工潮”。

进入“疯狂赶工模式”,坐桌前不挪窝

距离暑假结束只剩最后几天,永州小学生张欣的书桌前摊着没写完的语文练习册——抄写、生字本、作文都在等待着她填满。“估计还得连赶三四天才能写完。”她一边说着,手里的笔没停。

回想暑假刚开始时,张欣还列了计划:“当时想着一天写2本,就算少点也能写1本,每天写一点多轻松。”可没过几天,玩乐就占满了她的时间,“后来天天想着出去玩,作业早就被我扔到一边了。”

如今她彻底进入“疯狂赶工模式”,每天下午一坐到书桌前就不挪窝,“盯着作文本绞尽脑汁,一般一下午能赶完一两篇”。她皱着眉说,书面作业最费劲儿,好在这个暑假没需要跑出去做的实践作业,能专心在家补。

虽然时间赶,但张欣也坚持没让爸妈搭把手,全靠她自己咬牙赶进度。“下次假期我肯定每天写一点,再也不等到最后这么赶了。”她懊悔道。

和张欣一样忙着“临时抱佛脚”的还有小学生何明辉。他挠着头说:“七月份忙着学游泳,天天泡在泳池里,后来又跟朋友们到处去玩,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暑假都过去一大半了,现在只能连夜补作业。

实践类作业更让家长和学生犯难

何明辉的妈妈向爱苏无奈地说,原本计划每天写的生字练习和口算题,被各种事情打断后就没再捡起来。“现在每天盯着他写到晚上九点,看图写话还得一句句琢磨,就怕开学交不上作业挨批评。”

比起书面作业的“硬指标”,实践类作业更让家长和学生犯难。“原以为把课本作业写完就完事了,上周才想起还有社区志愿服务、科技馆参观报告没做。”向爱苏说。

向爱苏告诉记者,为了赶社会实践的学分,她连着两天给社区打电话,才好不容易报上一场环保宣传活动。随后赶紧翻出手机预约,好在顺利约上湖南省科技馆的名额。她带着儿子赶过去时,馆里已经有不少同龄孩子,大多是来完成实践作业。何明辉盯着机器人表演、星空模拟展柜看得入神,时不时拉着妈妈问这问那,可一被提醒“回来要写参观报告”,脸上就多了点不情愿——这实践作业看着新鲜,真要整理成文字记下来,可比算口算题费劲多了。

时间管理才是制胜法宝

与赶作业的学生不同,一些善于规划的学生早已通关进入“预习模式”。来自株洲的高二学生张宁便是如此,她的暑假作业早在八月初就已全部完成。现在,她每天都会来到图书馆,系统地整理数学公式、背诵英语单词,并提前预习高三的课程内容。

“暑假前半段合理分配时间,后半段就能从容不迫。提前熟悉新知识,开学后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高效”。张宁还分享了自己的时间管理小技巧:“我会每天设定一个小目标,背诵20个单词或者整理完一个章节的数学公式。这样的小目标既不会让我感到压力巨大,也能让我每天都有成就感。”她还说,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让学习变得有趣而高效。

面对每年假期末的“赶工潮”,不少家长开始反思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明年暑假一定要提前制定详细的计划表,将作业和游玩时间合理分配,每日完成一部分,就不会出现临阵磨枪的状况。”向爱苏说,这次的“冲刺经历”本身也是一次生动的教育——拖延只会让任务变得更加繁重,而合理规划才是度过充实暑假的关键。

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这场“作业冲刺战”仍将持续数日,不少网友调侃道:“一支笔,一盏灯,一个晚上,暑假作业直接从打地基到封顶。”无论是挑灯夜战补作业的学生,还是从容预习的“先行者”,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为这个暑假画上句号。

责编:刘镇东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