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抖音客服设“免密支付”陷阱,花垣石某被骗近3万元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6 16:21:01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施涛明)8月20日12时许,花垣县石某接到一自称“某音客服”的陌生来电,称其在某音平台上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若不及时取消,每年将自动扣费2万元。

石某信以为真,急忙按对方指示操作:先登录对方提供的陌生网站,与“客服”进一步沟通,接着下载了非官方的“文信会”APP,并通过该APP与对方建立远程连接。其间,对方以“取消免密支付需验证账户安全性”为由,逐步诱导石某输入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的转账密码,还要求其完成刷脸认证。整个过程中,石某毫无察觉,实则已将资金控制权交予诈骗分子。

待资金转移完成后,对方立即终止远程连接。石某后续查看手机银行余额时,发现账户资金大幅减少,才意识到被骗,随即前往三角岩派出所报案。经核对账单确认:石某个人名下的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账户被分多笔转走资金,共计28549.91元;此外,对方还先通过“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石某的中国邮政银行卡转入38400元,再以“资金解冻需周转”为由,诱骗石某通过扫码转账将该笔款项转出,让石某额外背负了金融贷款债务。

作案手法深度解析

1.身份伪装+精准恐吓:冒充抖音等大众熟知的平台客服,利用用户对官方机构的信任降低戒备;同时以“每年扣费2万元”的高额损失为诱饵,抓住用户“怕吃亏”的心理,逼迫其快速配合操作。

2.诱导下载违规工具,掌控操作权限:以“官方操作需要”为由,诱骗用户下载非正规的“文信会”APP,通过远程连接功能暗中操控用户手机,为后续转账扫清障碍。

3.分步套取核心信息,突破安全屏障:不直接索要关键信息,而是用“账户验证”“安全解绑”等合理借口层层铺垫,让用户主动泄露支付密码、完成刷脸认证,轻松突破资金转账的核心安全防线。

4.“贷款转账”二次收割:通过消费金融公司向用户账户转入资金,混淆“自有资金”与“贷款资金”的界限,诱骗用户将贷款转出,既骗走原有资金,又让用户背负额外债务,实现“一次诈骗、双重损失”。

警方提醒:

1.陌生短信、来电不要轻易相信。对自称官方机构、客服的陌生来电保持警惕,不管事由是否紧急,都不要立刻按照对方的要求做,首先要核实对方的身份是否属实。

2.不明APP勿下载。不要随意下载陌生来电或者短信推荐的APP,正规软件应去官方应用商店获取。

3.隐私信息不透露。不要向他人透露手机验证码、账户信息等隐私,不要配合他人进行点头、摇头、张嘴等人脸识别验证,以防钱财被他人非法转移。

如遇相关情况,建议通过官方平台进行核实;如有疑问或不幸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组稿:李颖

责编:梁原

一审:梁原

二审:齐果

三审:戴志杰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