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12岁的小发明家,是怎么养成的?

  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2025-08-26 09:41: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王超

8月17日,第二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比落下帷幕,12岁湘潭女孩刘晨萱凭借硬核实力拿下小学发明组金奖。从科技小白到全国大奖,12岁的小发明家是如何养成的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刘晨萱和她的父母。

在学校,刘晨萱多才多艺。(邓芳供图)

从小爱问“为什么”

“她从小爱问‘为什么’,性格外向,善于交际。”刘晨萱的妈妈邓芳告诉记者,自幼年开始,刘晨萱就热爱观察自然,无论是看到路上的蚂蚁搬家,还是刚吐嫩芽的小草,她都能看很久,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面对女儿千奇百怪的问题,邓芳和丈夫刘绎都会耐心倾听,并尝试用孩子的语言为其解答。有时夫妻俩被女儿的问题难倒,他们也不轻易放弃,而是追根溯源,直到弄清楚问题的答案后方才罢休。

“为了满足女儿的探索欲,我们经常陪她去博物馆、科技馆参观,一有时间就带她出去看世界。”邓芳说,在这个过程中,刘晨萱不仅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还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进入小学以后,刘晨萱加入了校内外多个科技社团,跟随老师一起做科学实验、搭建模型、学习人工智能编程、创新设计项目,玩得不亦乐乎。随着实践活动的增多,她不再满足于课堂内的实验、游戏,而是开始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并付诸行动。

刘晨萱在调试新型交通信号提醒装置。(邓芳供图)

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邓芳和丈夫刘绎都在房地产领域工作。生活中,这一家人有个特别的爱好——参观全国各地的房地产项目,看各种各样的房子,尤其关注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

“出门上班,智能门锁自动上锁,利用手机可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下班回家,智能照明系统会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刘晨萱告诉记者,频繁的考察学习,使她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神奇魅力,她为祖国取得的科技进步感到骄傲。

9岁那年,刘晨萱在苏州参加科技夏令营活动时结识了她的伯乐。“老师告诉我们,晨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动手能力强、做事专注,是个好苗子。”邓芳说,在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刘晨萱开始关注社会议题,将她的科技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022年到2024年,从学校比赛到国家级比赛,刘晨萱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了众多奖项。其中,她发明的“领智—智能健康饮酒领带”,让她捧回了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总决赛发明作品银奖。

2024年上半年,邓芳在一次驾车外出时,因为接听电话分心导致误闯红灯,险些酿成交通事故。这件事给坐在车后排的刘晨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想,能不能在方向盘或红绿灯上安装一个有效提醒装置,让它提醒驾驶员注意红灯,避免类似事情发生。”刘晨萱第一时间把想法告诉了妈妈,随后又带着自己的思考找到指导老师。一行人天马行空地讨论了很多方案后,决定以“丁达尔效应”为创新点开始创作设计。

为把想法变成现实,刘晨萱独自一人承担了画图纸、设计建模、编写程序、测试元器件、实地调研等工作。随着设计工作的推进,她不断发现设计的小缺陷,又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反复调整和完善。

“从设计建模到第一代产品出炉,历时半年,其中仅元器件的调整测试工作就进行了成百上千次。”刘晨萱告诉记者,创作设计工作非常繁冗复杂,尤其是在一些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非常考验人。比如,装置外壳采用什么形状、使用何种材料,元器件的选择,以及采用什么型号的激光发射器,是使用8组还是10组,这些都需要一个个进行验证。

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刘晨萱终于设计出了新型交通信号提醒装置,并凭借这个设计一口气在第四十六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拿下湖南省科协主席奖等五项大奖。

刘晨萱在调试新型交通信号提醒装置。(邓芳供图)

钻研喜欢的事很重要

今年7月21日,刘晨萱接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通知,告知其发明作品“新型交通信号提醒装置的研究与设计”入围第二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终评。

“得知这个消息,我既激动又紧张,期待能和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交流分享。”刘晨萱说。一番细致准备后,8月14日,邓芳和刘晨萱带着作品来到比赛举办地——河北雄安。当天,根据组委会安排,刘晨萱为8月16日上午举办的发明奖开放日交流展示活动布展。得益于良好的口才和现场应变能力,刘晨萱镇定到位的讲解博得了很多评委、专家的肯定。

“8月17日颁奖当天,代表团领队将比赛结果发到了微信群。”邓芳激动地说,因为非常紧张,她迟迟不敢打开文件查看结果,最后还是女儿点开的文件。“她在第一页金奖栏中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开心地跳了起来,感受到了自己努力的价值 。”邓芳说,得知女儿的作品获得金奖后,她当场激动不已,热泪盈眶,马上把好消息告知远在湘潭的亲戚朋友及老师。

刘晨萱在颁奖现场。(邓芳供图)

为什么这个发明能拿到金奖?指导老师陈艳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个作品的创新点突出。首先,针对传统交通信号灯指示单一、易被遮挡,驾驶员因分心驾驶、视线受阻导致误闯红灯,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场。其次,刘晨萱首次将“丁达尔效应”引入交通领域,结合激光和超声波雾化技术形成光雾屏障,以增强交通信号灯的可视性和警示效果。另外,作品还创造性地内置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用来监测道路上的汽车尾气、温湿度,一旦尾气超标即可自动喷雾降尘降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智慧城市提供新一代安全守护方案。

“我的发明创造多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我也会利用闲暇时间去构思和创新。”刘晨萱介绍,自己的发明创造之路,对她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和老师,“爸爸妈妈始终在身边陪伴、鼓励我,平常老师也给了很多指导。”

在邓芳看来,刘晨萱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主见爱思考,做事专注。“她只要决心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坚持把它做完。”她告诉记者,她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有喜欢的事,比成绩好更重要”。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里,刘晨萱性格开朗,品学兼优,每学期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这次比赛,我看到了其他参赛者令人惊叹的创意,也了解到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前沿的科学技术,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刘晨萱说。

责编:邓玉娇

一审:邓玉娇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