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8-25 21:25:52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杨正强 刘成琳 曹爱民
暑假结束,放飞了两个月的孩子们,又要回到学校。每逢开学季,家长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神兽归笼”,忧的是长假后,孩子身体处于调整期,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传染病疫情。
“9月正值夏秋之交,气温波动比较大,食物中毒、流感、诺如病毒、腹泻等都是在秋季开学季高发的病毒性传染病,广大学生与家长应该提高警惕,了解相关知识,做到尽早辨别,及时治疗。”8月25日,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提醒。
消化系统处于适应阶段,警惕食物中毒
夏秋交替之际,人体消化系统处于新的适应阶段。进入秋季学期,温度湿度变化频繁,是食源性疾病的易发高发时期。李升炉提醒,食物若储存加工不当,容易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食用后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其症状主要为恶心、吐、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预防治疗需要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落实食品原材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控制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留样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等制度。
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品,一旦发现食物有腐败或者闻到异味就不要继续食用了。遇到食物中毒,学校应及时组织救治,并报告当地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部门。
流感传染性强,建议接种疫苗避免接触病人
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传染性强的疾病。主要是由飞沫,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至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乏力等症状明显,伴有食欲减退;常有咽痛、咳嗽等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何预防治疗?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接触流感病人,室内通风消毒,增强抵抗力。患儿要多饮水,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食物。如不慎中招,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病毒药物。
诺如病毒传播快,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该关注
诺如病毒流行高峰大约为当年的10月份到次年4月份,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具备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传播途径多样等多个特征,具备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尤其应关注诺如病毒疫情的发生情况。
从摄入诺如病毒颗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相对比较短,通常是12至48小时。感染诺如病毒后,发病的症状主要以轻症为主,最常见表现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可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如果吐泻症状严重,应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秋季病菌繁殖快,肠炎等肠道疾病多发
由于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痢疾、肠炎、冰箱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进而导致腹泻。一般表现为稀水样大便,病程为一周左右,常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治疗应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饮食结构尽量清淡为主。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要了解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等部位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并发症。潜伏期3至5天,会出现低热,口腔黏膜出现米粒大小疼痛性水泡,手、足出现疱疹,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出现在手臂或肛门附近。
预防治疗应避免与患儿接触,幼儿园发现病人应隔离。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宝宝衣物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消毒。加强患儿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温水漱口,进食流质食物,水泡禁止摩擦挤压。
责编:胡锐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