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假期成非遗传播者

杨鑫   常德融媒   2025-08-25 15:06:38

“您看, 刘海的粗布衣裳用的是掺针,胡大姐的丝质裙摆用的是游针……”近日,常德河街“齐绘绣庄”里,大学生金科正向游客介绍地方非遗桃源刺绣《刘海砍樵》。在为期两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中,他在表姐肖瑶的绣庄里,成为一名非遗的传播者。

金科正在拍摄绣庄里的展品,以便做线上推广

桃源刺绣是常德市桃源县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技艺。2021年,桃源刺绣被列入第五批“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

绣庄里的文创产品吸引不少游客

古色古香的绣庄里,手工刺绣的双面扇、造型夸张独特的“瑞兽”以及耳环、胸针等文创产品陈列在货架上,几位游客正饶有兴趣地欣赏绣品。金科正忙着为客人介绍刺绣针法。

就读于湖南信息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金科,与桃源刺绣的缘分,源自他的表姐肖瑶。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创办“齐绘绣庄”,意在传承弘扬桃源刺绣技艺。

“最初对桃源刺绣没什么兴趣,但看到姐姐把普通的丝线绣成灵动的山水、鲜活的花鸟,慢慢地自己就被这门手艺的魅力打动了。”金科坦言,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姐姐的坚持与桃源刺绣的独特韵味,让他明白了非遗传承的意义。

线上推广、线下实践……暑期里,金科不遗余力地推广着桃源刺绣。作为绣庄的教学助手,金科手把手指导儿童学习刺绣基础技法;为进店游客介绍冰箱贴、羊毛毡娃娃等平价文创产品,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非遗不是摆在玻璃柜里的老物件,得让人摸得着、听得懂、喜欢上。”金科向记者分享道,作为传统艺术,桃源刺绣面临着市场接受度低、盈利难的诸多挑战。这个暑假最让他开心的是,有小朋友听完他的作品讲解后,拉着妈妈要体验尝试。

目前,绣庄探索出“非遗+文旅+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政府牵头下,公司在桃源县郑家驿梨子岗村打造了桃源刺绣旅游体验基地。通过场景化展示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桃源刺绣的魅力。

“以前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它需要有人坚守,更需要年轻人用新的方式‘盘活’。”金科表示,这个暑假的实践让他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不是单一的“守艺”,而是要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主动创新。接下来,他计划继续优化新媒体宣传内容,设计更多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文创产品,让桃源刺绣这门古老技艺,在青春力量的助力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融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