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5 09:48: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5日讯(通讯员 吴钰 张建文)金秋时节,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镇大寨村的罗汉果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藤蔓间挂满了饱满圆润的罗汉果,村民们正忙着施肥、授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新晃依托当地气候和土壤优势,大力推广罗汉果种植产业,让小小的“金果果”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以前种玉米、水稻,一年到头忙下来也就勉强糊口。现在跟着村里种罗汉果,一亩地能收3000多斤,按今年的市场价算,纯收入能有近万元。”村民杨大叔一边给罗汉果授粉,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
据了解,为帮助村民发展罗汉果种植,新晃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中寨镇政府,不仅邀请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指导种植技术,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提供全流程帮扶,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搭建电商平台等方式,打通“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中寨镇大寨村罗汉果种植大户吴必军说道:“今年是我们种植罗汉果的第四年,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罗汉果授粉后期,预计在9月10日结束授粉,我们每亩种植罗汉果190株,每株约可结果150个,年收入约达200万元。”
目前,新晃中寨镇罗汉果种植面积已达130亩,10月份可实现摘果,采摘期可达1个月左右,主要销往广西、贵州等地。罗汉果有销路,种植户增收无忧,小小的罗汉果经过深加工,还能制成罗汉果茶、罗汉果甜苷等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中寨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吴克学说道:“罗汉果种植产业是大寨村集体经济的支柱,种植罗汉果以来,许多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带动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近20人,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为村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