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进军 常德融媒 2025-08-25 07:56:41
常德人喜欢把“吃早餐”说成“七早饭”。早餐除了米粉,穿眼粑粑和煎米茶必须有一席之地。
武汉人叫面窝,长沙人叫葱油粑粑,常德人则叫它穿眼粑粑,虽然各有其意,但我觉得常德的叫法更具形。经过高温油炸后,米浆脱胎换骨变成外脆内酥的粑粑,不论是就着热乎乎、香喷喷的煎米茶吃,还是泡在米粉汤里,都是舌尖一绝。
穿眼粑粑给你不一样的满足感
煎米茶的诞生据闻与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有关。如今,煎米茶与米粉、穿眼粑粑等常德当地传统小吃形成的早餐组合,成为常德市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常德博物馆旁边的博物巷里,有一家没有招牌的小推车。摊主鲁姐于2016年3月在此经营,所炸制的穿眼粑粑外壳焦脆,里面软嫩饱满,配上她熬制的煎米茶,是许多常德人心中的早餐最佳搭档。
鲁姐的手推车用了近10年
位于江北城区中心的鸡鹅巷,原是明朝正德年间荣王府喂鸡养鹅的地方。如今不过百来米的巷子,在城市变迁中依旧保留着最市井的生活气息。1986年到现在,隐藏在鸡鹅巷里的鑫刘记老字号度过了近40年光阴。来到这家“老字号”,在收银台付款点餐,你就会得到相应的几个竹牌牌,像极了儿时的感觉。
刚起锅的穿眼粑粑
米浆的味道在高温下吸引着顾客
桂玉粉馆就在江北城区洞庭大道金丹酱板鸭店铺旁,虽米粉是“当家花旦”,但穿眼粑粑和煎米茶每天的营业额也不容小觑。当年悬挂的“桂元粉馆”招牌已改为“桂玉粉馆”,初以为是换了主人,实则是营业执照登记管理的规范化需要。
如果你肚皮够硬,端了米粉买了粑粑还想配一笼小包子,那碧波游泳馆对面体育路上的鹤翔粉馆少不了一去。粉馆与隔壁的包子铺持续成就着相互的辉煌。
火钳是炸制穿眼粑粑的灵魂工具
在常德,这两种食品的搭配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果腹功能。点上一份穿眼粑粑和煎米茶,一个被香气熏迷糊的早晨,就此开始。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融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