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4 23:01: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饶雨晴 宋毅波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从哪里来、怎么走到今天,这个不能忘。”处暑前夕,在湘阴一中广州校友会上,中山大学92岁的黎学玲教授拄着拐杖,声音虽略带沙哑却饱含深情,一句肺腑之言,道尽了对母校跨越近八十年的深情。
回溯黎学玲的学生时代,湘阴一中无疑是他成长的重要起点。黎学玲不仅成绩名列前茅,更以超越同龄人的思想觉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湘阴首个学生党员。湘阴一中党委书记陈觉民从办公室柜子里,取出用多层袋子包裹的文献——那是黎学玲75年前的作文本与工作日记。泛黄的纸页上,字迹工整有力,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透着少年的理想,就连教师写下的批语,也字字恳切,见证着一段双向奔赴的成长历程。
每当见到远道而来的同乡,黎老总会激动地诉说过往。“我总想起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培养我入党的一中老书记,一辈子都记得。无论怎样为一中作贡献都不为过,怎样为下一代作贡献都不为过!”
作为以书为生的学者,黎先生的居所被书籍环绕,藏书丰富堪比小型图书馆。他毅然决定将所有“无价之宝”捐给母校,让知识与情怀在家乡校园延续。而在捐款助学上,黎老更是倾其所有:此前已为母校捐资10万元,8月18日又将40万元捐款打入指定账户,将“投桃报李”诠释得淋漓尽致。登门看望黎老的湘阴县政协主席杨革新,称赞老人是“湘阴一中的骄傲,湘阴万千学子的精神旗帜”。
黎老对母校的深情,感动了很多人。由广州校友会倡导成立的“湘阴一中黎学玲法学奖励基金”,一经发起便得到刘杰、周思虎、张平等校友响应,很快募集资金100万元。黎老的女儿说:“我的父母相识于湘阴一中,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一中的血脉。这份奉献精神,我们要代代传下去!”
责编:周磊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