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犇帮帮团|7月还在推销储值,8月突然关门,长沙童舍摄影疑“卷钱跑路”

仝若楠   三湘都市报   2025-08-24 12:46:56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仝若楠 通讯员 万家忻

近日,有多位消费者反映,长沙“童舍摄影”以及关联的“柠檬影像”已卷钱跑路,预存的金额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不少消费者还无法拿到已拍摄的底片。

8月23日,记者线下实地调查发现,“童舍摄影”已大面积搬空。而“柠檬影像”则大门紧闭,玻璃门上贴有告示:因资金链断裂,拖欠员工工资、房租和厂家货款,不得已暂停营业。经开福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证实,该企业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多位消费者已投诉12345进行维权。

两家店人去楼空,公告称资金链断裂致停业

在某平台,“童舍摄影”和“柠檬影像”均显示关门歇业。8月23日,记者根据企查查显示的地址,来到开福区万达广场的C1座八楼。隔壁商户告知,“童舍摄影”已搬离,现场未发现相关店名标识。

记者观察发现,“童舍摄影”原门店空间广阔,涵盖办公区、礼服区、拍摄区、化妆区、休息区及茶水室等多个功能分区,每个区域面积均较大。标注为“拍摄区”的区域内,设备已全部搬空,地砖被凿开,仅剩余水泥地面。

8月23日,长沙童舍摄影已搬空,水泥地裸露。

对“童舍摄影”的搬离时间,知情人说法不一。“原品苏荷影楼”的工作人员称,“童舍摄影”在两三个月前突然搬走,如今该店面已租给他人。万达广场的前台物业人员则透露,应该是去年年底搬走了,“之前生意也不怎么样,听说搬到大托机场附近了”。

有消费者称,“童舍摄影”闭店后搬迁至五一大道的华美欧大厦,并更名为“柠檬影像”。当日,记者又辗转找到这家摄影馆,尽管楼层内“柠檬影像”的标识指引清晰可见,但该店大门上已张贴“关停告知书”。透过玻璃门可见,店内设施尚未撤离:礼服、大量水杯、电脑及键盘等物品仍散乱摆放,桌面一片狼藉。

《关停告知书》称,“柠檬影像”自2025年3月21日以来,接收了长沙童舍摄影有限公司的服务,经营至今,受新冠疫情后影响,出现经济低迷,消费降级导致业务急速下滑。另外因为童舍客户持续要求退款,消费力持续下降,出现了拖欠员工工资和厂家货款以及房租的情况,最终资金链断裂,不得已停止服务业务。

长沙柠檬影像称因资金链断裂致闭店。

据同大厦的“D视觉婚纱摄影”工作人员透露,近期已有不少消费者前来咨询“柠檬影像”的情况。“去年还在万达广场营业,今年才搬到华美欧大厦。”据她了解,“柠檬影像”的员工是在某天上班时突然被告知店铺停业,此前毫无预兆。华美欧大厦物业前台证实了这一说法。

7月还在做储值活动,多人预存金额高达上千元

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自己曾是“童舍摄影”的老顾客。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于去年订价值5000元左右的家庭套餐,“我还是他们的老客户,想着这个暑假拍,结果以前的店员不回复,只有几个离职的告诉我他们跑路了。”

另一位在该店陆续拍摄五年之久的老顾客小承(化名)表示,自己是一家经波西米亚婚纱摄影介绍过去的,“7月9日还在选片,续了3000元,结果现在发信息不回,才发现跑路了”。

记者注意到,有不少网友留言称,7月底店铺还搞了一波“暑假特惠套餐”。“7月还在让大家充钱,8月就跑路,太不道德了。”一位消费者说。

消费者要不回充值的钱,工人工资也正在被拖欠。“8月14日,到了约定拍照日期都没人联系我,联系之前的客服,客服说店铺已经于8月13日关门,自己也没拿到工资,变卖了摄影机构的财物。”市民林夕(化名)说。

除了线下充值,线上也有消费者“遭殃”。网友“17”称,自己在其直播间下单的套餐还没有拍摄,“7月9日联系客服预约时间,一直没回复我”。

记者曾尝试联系柠檬影像“关停告知书”中提及的预留客服,所留电话无人接听,添加客服微信后也始终未获回复。有消费者反映,此前该客服曾表示会将底片发给顾客,“但一直不回信息了。”

今年曾两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企查查显示,长沙“童舍摄影有限公司”早在今年5月14日和7月7日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列入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以及未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

记者拨打企查查上提供的公司联系方式,接电人员称自己为一家财务公司的前台。问及该财务公司是否和童舍摄影有关联,该工作人员称不清楚。而在小红书平台,机构提供的电话已停机。

8月22日,记者致电长沙市开福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月20日前后,该局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童舍摄影机构,目前正在核实和处理当中。

另经工作人员证实,童舍摄影今年5月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我们发现线下和线上都无法联系到商家,所以将其列入异常名单,后续相关部门会尝试联系商家,关于投诉我们会集中核实和处理,帮助消费者退费。”

8月21日,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特发布2025年第9号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识破卷款跑路、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和服务缩水四大陷阱,“在办理预付卡之前,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看消费者评价、咨询身边有过消费经历的人等方式,了解商家的口碑。同时,要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确保其和法经营。”

责编:仝若楠

一审:仝若楠

二审:朱蓉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