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星火支队汨罗实践: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荆”彩画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3 19:18: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3日讯(通讯员 黄钜翔 尹昊)“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7月至8月,中南大学星火计划汨罗支队10名队员赴湖南汨罗市大荆镇开展暑期基层实践,用一个月的时间扎根乡村、服务群众,在田间地头书写青春答卷,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荆”彩记忆。

7月14日,星火支队首站抵达汨罗市委组织部,汨罗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廖升红,汨罗市人才办主任杨伟和、副主任徐帅与队员们座谈交流,“希望你们真正读懂‘基层’二字承载的深厚责任”,殷殷嘱托为队员们指明实践方向。当日下午,支队抵达大荆镇,镇党委书记张磊的“三个期待”——学会两句土话、喝到一杯芝麻茶、在村里吃一次饭,让队员们对即将开启的乡村生活充满期待,也对“基层工作”有了最初的好奇。

初入乡村,队员们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荆镇的风土人情。7月下旬,大荆镇举办“瓜果飘香村BA”赛事,支队队员主动承担直播解说工作。赛场边,乡亲们为家乡球队欢呼呐喊的热情,让队员们迅速融入当地生活,此前对基层工作的忐忑也随之消散。“新农村的故事,满是幸福的模样。”一名队员在实践日记中写道。

在镇里的支持下,队员们乘着工作用车走遍大荆镇的角落:罗水女子桥连接着民居与青绿稻田,白马水库旁的藕塘藏着待放的荷花苞,古仑村食品产业园里弥漫着小香肠的香气,东文村三百年树龄的古樟树默默见证着乡村变迁。这些独特的乡村印记,让队员们逐渐爱上了这片土地。

“刚来的时候,领导没教我别的,先带我把村里的路走了一遍。”办公室前辈的一句话,成为队员们深入基层的“行动指南”。在镇党委委员黄佳奇的带领下,队员们养成了“用脚步丈量乡村”的习惯:在金水村召开首场群众座谈会,听村民唠家常、谈需求;在古仑村考察产业发展成果,看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桂花村走访调研,收集基层治理的“金点子”。

水利组与农业农村组的队员更是以“铁脚板”践行责任,走遍全镇2条干渠、400余条支渠,精准测量沟渠长度与稻田宽度,为当地抗旱保收提供数据支撑。8月1日,队员们参加村里的退伍老兵纪念活动,烈士纪念碑下的“高山下的花环”,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乡村的红色底蕴与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随着下村次数增多,队员们不仅熟悉了村里的每一条路,更被乡亲们记在心里。村里的老党员黄嗲嗲曾留队员们吃饭,叮嘱道:“后生仔,读书多更要接地气,做脚踏实地的人。”

实践接近尾声,队员们的想法悄然转变:从“想带走些什么”变成“想留下些什么”。政法组策划反诈宣传活动,耐心向过往村民讲解防骗知识;队员们走进东文村开设暑期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临别时孩子们塞来的酸奶和零食,让队员们感受到沉甸甸的情谊。

岳阳楼区的全国优秀教师易海蓉受汨罗市大荆镇邀请,为村里孩子带来性教育公益课。汨罗市委组织部、大荆镇党委、大荆派出所全力支持,共同举办了一场“瓜趣横生”的游园会,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优秀教师易海蓉也受邀为村里孩子带来性教育公益课,汨罗市委组织部、大荆镇党委、大荆派出所全力支持,共同举办了一场“瓜趣横生”的游园会,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你们以后还回来吗?”临别时一名小男孩的提问,道出了乡亲们与队员们的深厚情谊。

8月14日,实践结束当天,大荆镇镇长傅谦为队员们送行:“看你们成长,送你们远行,希望大荆的‘星星之火’,能被你们带到更多需要的地方。”队员们再次漫步乡村,此时白马水库的荷花已然绽放,路过的娭毑摘下莲蓬塞给他们;桂花村的稻田泛起金黄,朝阳下的稻花香沁人心脾;田埂边的西瓜青翠饱满,如同扎根大地、向往远方的乡村少年。

“我们会回来,不止有我们,还有更多深爱着大地的青年。”星火支队队员们表示,此次基层实践让他们读懂了乡村,也坚定了服务基层的决心。未来,他们将带着在大荆镇收获的“光与热”,继续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责编:王相辉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