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还不上”的共享设备该治治了

    2025-08-22 20:47:28

李焱婕

8月20日,湖北武汉一女子发视频称,在归还共享单车时,即便骑到了系统划定的“运营区”,仍被提示“不在运营区内”,就连最初扫码的地方也无法归还,多次尝试无果,只能交10元的调度费。

这并非个例,中国消费者协会一季度投诉统计里,“共享设备归还难”成了高频词。共享充电宝有的地方机柜“挤成堆”,有的地方却“找不着影”;共享单车的运营区划分不清,APP定位时灵时不灵,不但不便利,还尽给用户“添乱”。

共享设备为何总是“还不上”?许多企业习惯把设备扎堆放在热门商圈、车站等人流密集处,看重这些地方的租借需求,却忽略了居民区、远些的办公场所。更有部分企业将“还不上”当成了盈利手段:要么故意让系统“满载”,要么给设备设下识别障碍,使用户不得不支付更多费用。加上相关监管规范不完善,消费者投诉后,也难有实质性处罚,自然也就缺少整改的动力。

说到底,共享设备“还不上”的乱象,是共享经济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深耕”的必经阵痛。早期行业更侧重市场拓展和设备铺设,在后端运营的打磨上难免有所欠缺。如今市场逐渐成熟,用户对服务的便利性有了更高期待,运营中的不足也就显现了出来。

值得肯定的是,一些地方已行动起来。8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推出的《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明确,机柜要保证足够空位,消费者因网点少、无空位等难归还时,企业核实后应暂停计费。

共享经济的关键,是“便利”,从投放设备到归还点位,每一个环节都得把用户体验放在心上。如今,是时候凝聚各方力量,彻底解决共享设备“还不上”这个问题了。

责编:李焱婕

一审:李焱婕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