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河 彭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2 09:26: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孟河 通讯员 彭婷
近日,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三诊室,消毒酒精味被桌上甜暖的玫瑰百合香冲淡,芬芳丝丝浮来。诊室一角,还散落着些色彩鲜艳的安抚玩具。采访该院儿童保健康复科主任田红燕间隙,来了一对母子,她示意记者稍等。
孩子看见医生双腿紧并,脚尖踮地,像一只紧绷的小弹簧。田红燕蹲下身,平视着眼前近3岁的发育倒退儿小杰(化名)。
“小杰,不怕哦,这个检查会有点凉凉的,很快就好了。”田红燕拿起听诊器,嘴角上扬。检查完,她整理好孩子的衣服,又说:“小杰,你刚才做得真棒!”小杰笑得眉眼弯弯,张开双臂朝妈妈扑去。
该院儿保科是全州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儿童保健康复机构,为儿童提供育儿保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高危儿早期干预、儿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覆盖0至18岁儿童及青少年健康检查。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到面临升学压力的青少年,都是他们守护的对象。
“简单来说,就是检查儿童的高矮胖瘦,大脑发育,语言、学习、心理等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就进行干预。”田红燕说。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误解和质疑。
“我儿子不就是不爱说话吗?怎么会是自闭症?”2021年的一天,面对田红燕下的诊断,家长王女士不愿相信,随即领着3岁的孩子转身就走。
“我也是一位母亲,我能共情。我会根据现有的检查结果提供专业建议,并尊重他们的决定,我们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田红燕的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有理解与等待。
过了2年,王女士带着孩子又来了。“田医生,请您帮帮我的孩子。”田红燕迎着家长恳切的目光,温柔回应:“来了就好,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如今,这个孩子已陆续治疗2年,从几乎不与人眼神交流,到能简单回应呼唤。治疗过程虽缓慢,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让家人看到希望。
同胞竞争障碍,是当下常见的案例类型。
田红燕直言:“同胞竞争障碍在二胎或三孩家庭中较为常见。当家庭结构变化时,大孩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比如原本乖巧的孩子变得易怒、尿床。”
她举例说明:一位母亲生育二胎后突然将大孩送到奶奶家,导致孩子出现明显情绪波动。经了解,原来是原先与母亲同睡的大宝,看到二宝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而产生不安。
田红燕说:“我建议他们给孩子一个适应期,让妈妈和大宝睡,奶奶照顾二宝,并通过沟通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比如递个奶瓶、摸摸弟弟的小手。”该母亲采纳建议后调整安排,大孩情绪有明显好转,重新感受到了被重视的安全感。
她细心问诊,耐心倾听疏导,用仁心关怀小儿,持真心相处,怀着同情心理解疾苦。
田红燕曾接诊一位青春期女孩。她从小由祖辈抚养,初中住校后出现成绩下滑、早恋、吸烟等行为问题,并频繁与老师发生冲突。
“这类留守青少年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终身发展。”田红燕说。经专业评估,她建议母亲返乡陪伴。
后来,女孩母亲回家乡工作。通过每周沙盘治疗和日常沟通,女孩情绪和行为明显改善。田红燕说:“父母的陪伴是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再专业的治疗,也替代不了亲情的力量。”
该科设多感官训练室、沙盘游戏疗法、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室、悬吊训练室……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锻炼多感官能力、注意力、创造力、平衡力等。“去年初,我们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深受群众欢迎,专为那些被误解为‘不努力’的孩子寻找原因、提供支持,现在服务已超3000人次。”田红燕说。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青少年抑郁情绪疏导……田红燕从业32年,服务10万余名病人,用专业与柔情编织成网,托起一个个摇摇欲坠的生命。
“看到孩子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独立行走,与家人和解……所有的疲惫都值了。”田红燕笑着说。
相关阅读:
青年力量篇|以刀为笔,在脑血管间写满“守护”——记湘西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田志
幕后英雄篇|临床医疗优秀“侦察兵”——光影交错练就“火眼金睛”的幕后英雄龚光文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