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18:26:4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1日讯(通讯员 徐远追 肖妍)2025年8月20日上午,华容县东山镇以“田间课堂+政策赋能”模式,在佛寺村启动中晚稻秸秆综合利用攻坚行动。全镇24个村的100余名基层干部、种植大户和农机手现场观摩,通过技术演示与政策解读,探索秸秆“点草成金”的实践路径。
田间观摩:技术革新破解秸秆困局
佛寺村8组稻田里,五铧犁深翻耕机以30厘米深度将秸秆埋入土层,同步实现土壤改良与病虫害防治;自走式打捆机配合北斗导航系统,以每亩800斤效率完成标准化草捆作业。“过去人工离田费时费力,现在机械作业让秸秆变‘金杆’!”农机手江师傅的感叹引发共鸣。
政策赋能: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推进会上,多项支持政策落地:团购中联重科打捆机,每台现金优惠3000元并免费配套北斗终端,提升作业效率20%;县财政出台打捆离田、粉碎还田、深翻耕还田等综合利用补贴和购机补贴政策,核算出秸秆收储成本及理想售价的效益空间;关山村2万平方米的县级秸秆仓库储运中心开工建设,与国能岳阳电厂签订年10万吨回收协议,彻底打通“收储—运输—利用”链条。种植大户陈老板当场预订打捆机,坦言“稳定销路让发展底气更足”。
绿色转型:从“生态包袱”到“循环红利”
变革核心在于重构农业生态链。佛寺村党组织书记何传宗介绍,秸秆深翻耕还田可提升土壤有机质15%,作为生物质发电原料能替代燃煤减排二氧化碳,加工成基质肥料可形成“秸秆—食用菌—有机肥”循环经济。东山镇2025年中晚稻面积10.4万亩,若实现全量综合利用,预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
未来图景:科技驱动农业范式革命
东山镇实践呼应中央一号文件与湖南省“禁烧区+限烧区”政策要求。镇长白振昌表示:“当每根秸秆找到最佳归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目标将加速实现。”随着一台台打捆机订单的落实,东山镇15.13万亩耕地将逐步实现秸秆处理全覆盖,让“田间废弃物”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责编:王相辉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