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2025-08-21 15:50:3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其中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抓好纪录片精品制作”“大力支持精品优秀动画片”等21条改革措施,被称为“广电21条”。
这些新举措推出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将给电视剧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加强内容建设
增加优质内容供给
举措强调,要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加强内容创新;
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
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优化机制、提高效率;
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
加强纪录片、动画片精品创作;
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等。

松绑长度频率
释放创作活力

举措中同样明确,“超长剧目可经特别审核”,反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坚决防止出现注水剧”的导向不改变,采取严格把关避免“注水剧”回潮。
胡祥表示,“当初剧集限定40集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出现‘注水剧’”。这一政策出台以来,行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短剧,行业创作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广电21条”的出台是从具体创作生产的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

在释放创作活力方面,举措还提出季播剧排播自由化、古装剧调控灵活化,直接回应市场痛点,取消季播间隔一年的硬性要求。
内容创作上,举措鼓励题材开放,促进境外节目引进。鼓励改编境外优秀作品,支持高质量本土化创作——
允许择取境外优秀作品进行高质量本土化改编,并不局限于放开日、韩IP;
支持引进优质海外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在卫视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优化引进剧集指标分配,支持卫视频道等重点主体引进优秀电视节目,取消单一主体引进指标数量限制。
“广电21条”一经推出,行业反响热烈。举措打破原有行业的政策限制,更注重从行业实际出发。胡祥表示,这一改革积极适应了媒介形态与观众审美特点的双重变化。
“在媒介形态急速变化的当下,特别是短剧、游戏、直播等新业态的冲击下,观众的审美特点和心理在发生急速变化,传统电视剧行业面临较大冲击。这要求要进一步通过顶层设计释放行业的生产力。”胡祥说。
优化审查机制
提升审查效率
审查机制方面,针对卫视黄金档及重点网站首屏剧目,总局和省局将建立同步审查机制;电视剧完成片审查时限也将实现压减优化;历史、医疗等题材将由专家提前介入,协审时限不超过50天;在系列剧、情景剧和单元剧等类型中,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的审查新机制。
这些审查机制的创新之举将显著提升审查效率,既为制作方节省时间成本,也促进生产方式的创新。

举措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的明确表述成为焦点。例如,支持优秀微短剧通过电视平台播出,拓宽内容供给渠道;省级卫视具备政策支持条件,可开设微短剧剧场等。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政策既充分肯定了微短剧的新兴媒介地位,也有助于改善其在移动端野蛮生长的现状,实现大小屏内容的双向流通。未来,优秀微短剧登陆电视将带来内容形态革新,其快节奏、强情节特性也势必会对传统电视剧叙事模式形成有益补充。
胡祥表示,“广电21条”一系列相关举措,构成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政策组合拳。“这些都是为了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视听体验和更丰富的内容供给,更加注重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及视听内容行业发展的本身的市场规律。”
责编:沙兆华
一审:姚茜琼
二审:唐能
三审:赵雨杉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