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花绽桑植④丨张家界康华实业“一片粽叶”铺就各民族共融共富新长征路

王成均 刘绍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10:53:00

“绿水青山”变成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张家界康华实业“一片粽叶”铺就各民族共融共富新长征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成均 刘绍军

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桑植县,是一家以粽叶生产加工、收购、销售、种苗繁育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多年来,该公司在桑植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以“开发粽叶资源,致富千家万户”的发展目标,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把生长在18个乡镇168个村庄的27万亩野生粽叶做成2.3万农户6万各族群众靠采摘加工粽叶过上小康生活的民族共融共富产业,改变了桑植县产业单一,各族群众脱贫难的现状。张家界康华实业用“一片粽叶”架起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连心桥”,破译各族群众共享“致富密码”,铺就一条各族群众共融共富之路。

以人为本,探索各族员工共同融合的新长征富裕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桑植县的一家民族草根企业,自始至终扎根桑植民族地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通过开展“三结合(与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相结合、与解决各族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相结合、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切实提高创建工作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

公司28年如一日专注一片粽叶,通过一片粽叶的生产过程全产业链,创新生长工艺,实现收购、运输、冷链、分选、清洗、计数扎把、包装等产业闭环,催生粽叶产业的不同岗位,有了“桑植粽叶工”的劳务用工品牌,提供了534个就业岗位。全县28个民族,有21个民族534名各族员工在康华公司就业,员工每月收入2800——5000元不等,年收入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公司形成具备年收购、生产、销售冷鲜粽叶10亿片,烘干粽叶5000吨的生产能力。公司占地总面积40亩,拥有厂房和仓库2.2万平方米,通过20多年的产业化经营,现已占据全国速冻粽叶市场80%份额,全国烘干粽叶20%的份额

各族员工在康华公司营造的“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企业氛围里,相互学习,相互依托,共同成长。公司将“稳就业、惠民生、促团结”作为粽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环节实现各民族群众产业融合,幸福融合。

在各族员工素质提升上,公司争取县人社局、县农业局、县残联、县民宗局等多部门支持,公司分层次分阶段分内容对各族群众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合格颁发职业粽农劳动技能证书,增强民族素质自信,全方位提升员工业务水平。为了把粽叶产业打造成国内外粽产业的航标,康华公司启动张家界粽健康融合产业园项目,项目投资4亿元,建成粽产品开发、粽食品体验、粽文化展示、粽健康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围绕“乡村振兴树样板”“‘两山’理论做示范”,参与省、市、县民宗部门的“民族共融共富”项目打造,让各族员工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感受幸福感。

以叶探路,建成各族群众共同发展的新长征“一带一路

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和策源地。全县国土面积3474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头10846座,达27万亩的粽叶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大小山头上。

1997年,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要,注册“康华”商标,专注粽叶产业,围绕各族群众兴粽叶,探索粽叶富民的“一带一路”。针对丰富的粽叶资源,公司深入粽叶基地,手把手教会各族群众认识了解粽叶,引导汉族、土家族、白族、苗族等28个民族群众采摘当年成熟的粽叶,一座座生长粽叶的“绿水青山”通过粽叶开发变成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为了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发展,公司党支部于1998年成立,并由党支部牵头,实施粽叶“一带一路”工程。“一带”就是公司以共产党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开辟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粽叶产业带,“一路”就是以红军部队战斗过的生长粽叶的村庄为路径。公司先后与湖南桑植县红军村、桑植坪村、芦溪村、新街村及湖北鹤峰老村古城村、五峰县白溢坪村、蒀满溪等村庄的党支部结成产业结盟对子,与各族群众肩并肩共谋粽叶基地建设。

为了引导各族同胞共同发展规模产业,公司与多家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协议,不断培育和优化粽叶品种,建强野生粽叶人工粽叶基地打造出一批生产和加工粽叶的精品农场以及专业合作社。粽叶逐步成为各族同胞共同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各族群众拥有幸福生活的黄金叶、摇钱树。

以文为魂,推动粽叶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长征幸福路

一片叶绿千年,风吹箬竹叶缠绵,一个人诗三千,屈子芬芳如幽兰。这是康华公司534名各民族员工编写公司司歌。

康华公司始终牢记家国情怀,并从传统美食粽子中吸取营养,大力弘扬端午节爱国主义文化,把屈原爱国文化融入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做大做强粽叶产业,让粽叶形成无限价值。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共同感念的节日,她以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海内外华夏儿女。公司作为一家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没有交通便利优势的粽叶专营公司,公司从创办开始就把目标瞄准湘鄂川黔滇渝武陵山脉的野生粽叶,通过“湖南粽叶”地理标志认定,加快“康华粽叶”的湖南省名牌产品创建,湖南省著名商标“康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培育,一步步把武陵山脉生长的天然绿色无公害粽叶打造成深受粽子食品厂家青睐的粽叶专营企业。

公司创业初期,各民族员工对粽叶产业到底能做多久产生怀疑,为了给广大群众一颗定心丸,公司聘请企业文化顾问对粽叶产业进行深度剖析,企业文化顾问从历史和现实、资源与市场、产品与质量、产业与规模、信息和使命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消除了广大员工对产业发展的迷惘。公司根据企业文化顾问的提议,开展端午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周活动,一办28年,让“屈原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多久,公司粽叶产业就能做多久”的企业理念深入人心。

公司一直坚持品质就是生命,共赢就是壮大的服务理念,始终把职业粽农、粽叶生产供应商、粽子生产商、粽子消费者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作为发展理念,牢记企业的神圣使命,通过做放心粽叶,减少企业成本的荣辱与共观念的灌输,把品质做到每一个环节,从而形成了一支从野生粽叶培育、采摘、加工到人工种植粽叶有机培管、采摘、加工的专业团队,实现了粽叶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做到了产业链条的发展共谋、利益共均、幸福共享。

桑植是中国民歌之乡,人人都会唱几首桑植民歌。每年端午节公司会举办康华文化节,大力弘扬端午节爱国主义文化,把屈原爱国文化融入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康华文化节当天,公司会评选表彰十佳选叶能手”“先进管理工作者五好文明员工,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外出旅游,把员工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2017年,公司经过7年努力,获得第十四届中国粽子文化节举办权,20184月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国内外313家粽叶食品企业2000客商汇聚桑植,共谋粽产业富民大计,实现了民族大相亲,产业大结盟。公司创办28来,涌现了3个市劳模,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级荣誉153项。康华公司创始人彭澧康被评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康华公司被中共张家界市委统战部授予同心企业。

责编:上官智慧

一审:上官智慧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