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新闻网 2025-08-21 09:38:06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达 通讯员 陈珍珍
▲《每天多等5分钟》中“女主角”尹艺凝以锦旗致谢杨骐铭(左)
杨骐铭,2007年进入怀化公交集团,他是从一名普通公交司机干起的公交老黄牛,2024-2025年期间先后荣膺“全国最美公交司机”与“全国劳动模范”两项殊荣。他不但亲眼见证了福地怀化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让自己与这座共同成长、血脉相连的城市紧密相融。
18年来,杨骐铭手握方向盘,在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里穿行了不知多少个寒暑,他的车轮碾过的每一条街道,车窗外交替变换的风景,还有车厢里迎来送往的一张张面孔,都是这座城市发展最鲜活、最深刻的注脚。
他用最真挚的感受,向记者坦言他眼里的五溪大地之变。
▲杨骐铭(左)接受怀化市文明小记者采访
其实,杨骐铭入职怀化公交的时间比我们知道的要早得多。据杨骐铭自己回忆:1995年他就加入过怀化公交。后因特殊情况,离开怀化前往广东打工,直到2007年重新回到怀化,干起了老本行。
在杨骐铭的印象中,20年前那会儿,怀化虽然已经有了“火车拉来的城市”名片,枢纽地位初显,但城市的面貌和今天的繁华相比,还相差甚远。当时的公交车,是笨重的燃油公交车,发动机轰鸣如雷,车后总拖着一条或浓或淡的“黑尾巴”。尤其是夏天,车里像个蒸笼,混合着燃油味和汗水味。车子大多老旧,避震也不好,遇到不平的路面,颠簸得厉害。那时的线路也不多,覆盖范围也有限,很多新开发的区域还是空白,市民出行,特别是去一些偏远点的地方,很不方便。车况路况都一般,驾驶员的精神总是高度紧张,生怕车子半路抛锚,或者因为路面坑洼发生意外。支付方式更是单一,就是投币,经常遇到乘客没带零钱的尴尬。说实话,那时候开公交,更像是一个纯粹的“体力活”加“技术活”。
但在杨骐铭的眼里,窗外的怀化,它就像一列刚刚加速的火车,充满潜力,只是在前行的起步阶段,难免带着沉重的喘息和扬起的烟尘。
变化在悄然进行,然后越来越快,就像高铁提速一样,让人应接不暇,又欣喜万分。最先感受到的是车的巨变。从2016年起,那些“喝”柴油、“吐”黑烟的老伙计们,一个个退役了。换上的是清一色的新能源纯电动车。作为怀化公交集团第一个换开电动公交的驾驶员,第一次开上这种车的时候,杨骐铭简直不敢相信:启动和运行起来几乎没声音,平稳得像是车子在路面上飘;再也没有难闻的尾气味,车里空气清新;空调冬暖夏凉,乘客舒服,驾驶员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得第一批新车上线时,好多老乘客一上车就惊叹:“杨师傅,这车这么高级了!又安静又干净!”听到这话,杨骐铭心里也特别自豪。这不只是车的升级,更是怀化迈向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坚实一步,是“绿水青山”理念在怀化公交车轮上的具体实践。2020年4月,怀化公交线路彻底淘汰燃油车;接着是科技的赋能。以前调度基本靠人工调度,现在全是智能可视化平台,线路上的每辆车在哪、速度多少、是否准点,后台一目了然,调度更科学,我们跑起来心里也更踏实。支付方式更是翻天覆地,投币成了“备选项”,手机一扫,“嘀”一声就完成,又快又方便。还支持刷身份证、刷社保卡,特别是为老年人开通了线上年审和充值,解决了他们跑网点的大难题。此外,公交集团还推出了“怀化行”APP,市民在家就能查询车辆到站信息,不用在寒风酷暑里苦等。最让市民感动的是,针对视障人士等特殊乘客群体的服务创新,比如“小雷出行”APP,专门帮助视障朋友预约车辆、获取提示。有时候,开车到站,听到车外喇叭专门为盲人乘客响起提示音。
公交车上还有设施的暖心细节:不少线路新车很多都是低地板,配备了无障碍设施,轮椅可以轻松上下。车里有专门的安全带和停放区,这对老年人、残疾人来说,是巨大的福音。
现在,乘客们都觉得,公交车不再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它有了温度,充满了人文关怀。杨骐铭很感慨:在过去,这些都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车内还有智能监控和报警系统,实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这是对驾驶员和乘客生命的双重守护。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在印证着“福地怀化,懂你如家”——公交服务,正越来越贴近每一位市民的需求,像家一样温暖可靠。
“公交是窗口,人人是名片,处处是精品。”
▲公交仍是市民主要出行交通工具(以上图片均为易达摄)
除了硬件的改善与进步,整个公交行业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蜕变:公司开始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建立了星级评审制度,服务好、表现优,就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奖励,大家工作积极性特别高。大家在一起,讨论的不是谁开得快,而是谁的服务更贴心,谁收到的表扬信多。这种“比学赶超”的氛围特别好,
同时明白:自己不再是单纯的"开车师傅",更是城市文明窗口的守护者。在这种氛围下,涌现出了很多先进的同事和集体。像1路“全国工人先锋号”省劳模张建民车组、109路巾帼专线、营运指挥中心等都成了全省学习的榜样。党建引领也更加深入,“一路跟党走”“清风专线”这些品牌,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到每个公交人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提醒自己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
杨骐铭表示,开公交车,不仅仅是在帮助市民出行,更是在展示怀化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每一次耐心的等待,每一次友善的提醒,每一次及时的帮助,都是在为这张“名片”增光添彩。而支撑他和同事们做好这一切的,正是“我愿用每一次平安抵达,温暖您的出行路”的信念——这是他们对乘客的承诺,也是对这座城市的担当。
回首过去,怀化公交的变迁,就是怀化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值此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盛事之际,全体公交人将以更热忱的服务,助力八方游客畅行怀化,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怀化新闻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