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英雄篇|临床医疗优秀“侦察兵”——光影交错练就“火眼金睛”的幕后英雄龚光文

杨元崇 向哲锐 彭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09:02: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实习生 向哲锐 通讯员 彭婷

“你看这阴影,是不是病灶?”

“龚主任,请您帮忙看看这个片子,我觉得可能是肿瘤,但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8月19日,记者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放射中心兼磁共振室主任龚光文正被一幅幅核磁共振图像包围。

对医院的印象,人们常看见外科医生的“刀光剑影”,内科医生的望闻问切,护士姐姐的温情呵护,相对“无人问津”的影像科是不为人知的幕后英雄,州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每天要处理至少220个左右的部位,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作为一名影像科的医生,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我们经常要从海量的黑白影像中捕捉到病变的蛛丝马迹。”龚光文说: “核磁共振它独特的优势在于,对软组织和早期的病变相当敏感,核磁共振对头颅、中枢神经系统、关节软骨和软组织病变的检查是他的强项。”

龚光文把自己科室的工作比喻成临床医疗的“侦察兵”,发现病变、明确病变的部位、病变的范围,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方式扫清迷障。

20世纪,湘西州没有一家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检查设备。2000年,湘西州人民医院成立了核磁共振室,配备了第一台设备。龚光文作为一名青年医生,触摸着这台昂贵的“巨无霸”满怀激动,“当时就想着老百姓家门口就能做核磁共振检查了,不用跑到长沙那些远地方去了,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干好。”

一句承诺就是25年的坚守!从最初的1台设备、4人团队起步,他扎进海量的影像研究中。如今科室已拥有3台核磁共振设备,21名骨干成员。

“龚主任在业务上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 青年医生吴云兆说,“在修改报告的时候,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放过。”正是龚光文一丝不苟的坚持,如今,湘西州人民医院影像科是四省边区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

国家“大型设备阳性率”反映疾病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治疗中十分重要。“我们的阳性率已达到95%以上,远高于国家要求的70%以上。龚光文说:“要对每一位患者,每一张影像负责,才能是一个合格的‘侦察兵’。”

参加工作37年,龚光文深耕影像诊断一线,先后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4项,任《放射医学“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编委,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责编:李璇

一审:李孟河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