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20:56:43
王毅帆 杨兴东
近日,央视报道了AI克隆声音乱象。从奥运冠军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声音被仿冒、用以带货,到演员靳东等人声音被用于24小时语音直播,网络平台上可以轻易找到大量AI克隆声音的教程和软件下载信息,相关技术滥用已渗透至多个领域,引发系列问题。AI克隆声音技术本是创新成果,如今却在网络空间滋生乱象。
奥运冠军、演员等公众人物,其声音属于个人标识,承载着名誉、形象等价值。AI克隆他们的声音用于未经授权的商业带货、直播,侵犯了他们的个人权益。消费者也是受害者,因对公众人物的信任与喜爱,误信AI克隆声音内容下单,结果根本不是公众人物的官方带货商品,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会减少消费市场信任,让大众对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不敢消费。
AI克隆声音门槛低、易传播,折射出技术监管滞后。网络平台上,AI克隆声音教程、软件随手可得,甚至有卖家表示,只要有一分钟素材就能克隆任意声音,AI克隆声音的灰色产业链暗流涌动。这暴露了AI克隆声音技术应用缺乏有效规范,平台审核、行业监管存在漏洞,未能跟上技术发展脚步,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治理AI克隆声音乱象,需多方合力。平台应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利用技术手段识别AI克隆声音,对违规内容予以下架、账号封禁;监管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明确AI声音克隆应用边界,对侵权行为严厉惩处;公众也须提升辨别力,不盲目轻信“熟悉声音”,遇到可疑内容及时举报。
AI技术是把双刃剑。唯有形成多方合力,筑牢治理防线,让AI技术回归服务人类、守护权益的正轨,而非成为某些人侵权牟利的工具,才能让AI应用更加健康有序。
(作者分别系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责编:李焱婕
一审:李焱婕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