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德榜村:千年苗银锻制技艺焕新生

张程前 徐智滔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0 15:32:54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程前 徐智滔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崇山峻岭中,隐匿着一个古老的苗族村落——德榜村。这里不仅有着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更传承着千年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这项技艺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与情感,如今在德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德榜村的银饰加工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历经数代传承,享有“苗银之乡”的美誉。当地银饰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设计、熔炼、锤击、镌刻到镶嵌,每道工序都凝聚着银匠的智慧与心血。祖祖辈辈坚守的手工银饰锻制技艺,让苗族银饰文化得以延续发展,德榜村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麻利明便是其中的一员。

“我小时候看到苗族同胞佩戴的银饰特别漂亮,戴在身上既高端又贴合苗族文化传承,慢慢就产生了兴趣。后来看到岳父从事银饰锻制传承行业,便从那时起开始学习这门技艺。”麻利明回忆道,在他的记忆里,正是祖先留下的精美苗族银饰嫁妆,让他与这门手艺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麻利明正式拜师,在师傅指导与自身努力下,很快掌握银饰锻制全流程。

苗族银饰讲究“以银为魂,以工为韵”。银匠需凭经验将银锭经开模、压模、熔解、锻打等十多道工序,才能造出光彩夺目的银饰。麻利明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捕捉年轻市场需求,将苗族图腾与简约设计结合,让传统工艺对接现代审美,创作的手镯、项链等产品成了游客追捧的热款。

“以前的银饰多适配苗族传统文化,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就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制作银碗、银茶杯、银筷子等产品,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使用、佩戴我们的银饰。”麻利明说。

近年来,德榜村的银饰逐渐走出大山,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凤凰县委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麻利明担任凤凰古城内德榜银饰传习基地的负责人,借助凤凰古城火热的旅游资源,积极宣传德榜银饰。他还多次前往重庆、山东、福建、四川和贵州等地,参加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其银饰作品被多家单位和爱好者收藏。

如今,德榜村约有20户100多人专门从事银饰加工生产,形成10余个银饰作坊。这里拥有湘西州级银饰技艺传承人2人,县级银饰技艺传承人9人。全村实现整村年银饰加工营收2000多万元,三分之一人口靠着手艺发家致富,同时还辐射带动该县及周边地区村寨一批人从事银饰锻制。2011年,德榜村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文化艺术之乡”。

责编:李璇

一审:李孟河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