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0 13:12: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0日讯(通讯员 陈志)近日,临湘市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名来自镇村的青年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群众代表齐聚于此,参与“重走红军路・赓续红色魂”主题研学活动。现场,红色讲解员生动讲述临湘革命故事,情景剧《咱们的红军又回来了》精彩上演。作为湘鄂赣、湘鄂西苏区县和老区县,临湘正以“红旅融合”为抓手,让红色基因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守护红色根脉,筑牢精神传承基石
临湘市先后制定《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工作实施方案》,累计投入360余万元完成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设施修缮,迁葬散葬烈士墓369座,明确烈士陵园保护范围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全面提升英烈资源保护软硬件水平。同时,依托红色遗存常态化开展“清明祭英烈”“9·30烈士纪念日”等活动,让革命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该市检察机关还主动履职,依法维护英烈荣誉与尊严,为红色根脉传承保驾护航。
激活资源价值,推动老区蝶变升级
遵循“不大拆、不大建”原则,临湘以老壁山中学为基础,投资900余万元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含临湘革命历史陈列馆、主题雕塑群等10个项目,生动再现“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的历史场景。当地深度挖掘100名革命烈士事迹,编纂《临湘英烈传》,在五尖山烈士陵园打造英烈文化墙;组建34人专职红色讲解员队伍,开设“壁山老区红色宣讲团”“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形成“老兵讲历史、少年传精神”的传承链条,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创新业态融合,铺就共同富裕之路
6501国防教育基地创新打造VR国防课堂,洞内航天科普馆系统展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重大成就,年接待中小学生超2万人次。借力《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传播效应,当地以跨村联建模式整合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老周家豆腐坊”等农特产品资源,推出“壁山红”供销品牌,惠及4个行政村,仅一年就带动集体经济增收超50万元,打通山区农产品外销渠道。如今,集“瞻仰—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红色旅游闭环产业链已然成型,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实现红色文化传播与富民强村双赢。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6501景区升级改造与壁山旅游景区提质建设,让‘临湘红’既成为传承初心的精神图腾,更成为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旗帜。”临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色文旅的深度发展,正让这片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新的生机。
责编:王相辉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