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这个小镇捧回“国字号”荣誉,凭的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0 11:33:22

文明之花绽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第七届全国文明镇汨罗市弼时镇

□刘朝阳 何静凡 易浩

近日,汨罗市弼时镇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镇称号,成为汨罗今年唯一入选的镇。走进弼时镇,一幅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图片

在思想引领方面,弼时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镇里整合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制度,将“四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在任弼时故居,时常能看到党员干部们在此开展现场教学,接受红色洗礼。一位参与学习的党员表示:“实地学习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也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此外,镇里还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开展学习分享会,为党员干部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为乡村发展指明方向。

图片

乡风文明建设是弼时镇的一大亮点。镇里始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点,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为载体,筑牢育人根基。走在镇上,能看到8处文化点错落分布,任弼时纪念馆、任作民故居等场所不仅得到了妥善保护,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据了解,今年以来,全镇已开展70多场文化和政策宣讲,65次志愿活动,35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各个角落。志愿者们不仅慰问老人、帮助学生,还积极宣传移风易俗,让文明之风深入人心。

产业兴旺为弼时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李家塅村的绿色高产水稻、弼时村的红心火龙果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玉池村的楠竹加工、白鹤洞村的山泉水加工也颇具规模。同时,镇里依托生态优势,推进大龙山梯山云境民宿建设,打造序贤红色民宿村,还开通了垂钓、划艇等游乐项目。一名返乡创业的村民说:“家乡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政策也越来越支持,我就想着回来做点事,现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此外,特色鹌鹑养殖乡镇的打造,更是实现产业收入20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4万元。

生态宜居是弼时镇的底色。2024年以来,镇里全年拆除多家非法混凝土搅拌站,投资200万元进行路灯改造和亮化提升。以湄江村为示范的“微网格+党建引领”模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让生态治理更合民意。通过“户主会和屋场会”,生态治理知识深入人心,村民们积极参与乡村生态治理。同时,镇里还制定相关地方规范性文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生态治理法治化水平。

图片

生活富裕让村民们笑容满面。全镇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次,“汨罗江大舞台想唱你就来”群众歌唱比赛吸引了120余名选手参赛,线上观看人次突破2万。序贤书屋的“红色传承书香润心”活动,也让孩子们厚植家国情怀。常态化的广场舞培训、农民篮球赛等活动,让基层文化供给更加丰富,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图片

弼时镇以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正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绘就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画卷。“全国文明村镇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弼时镇党委书记高攀表示,弼时镇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魂,以产业发展为基,打造更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让文明之花在这片热土上持久绽放。

责编:王相辉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