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0 10:40:38

古生物化石是宝贵且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研究生命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科学依据和实证。古生物学是探索生命奥秘、揭示地球历史的“时间望远镜”,在深化人类对生命起源、演化规律及地球系统演变的认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强调:“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其中,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的探索和发现正是古生物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要求,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聚焦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基础研究,致力于搭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桥梁,宣传推广古生物科研成果,特设立“湖南古生物大讲坛”。该讲坛旨在汇聚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向广大院校学生、行业从业者及社会爱好者,系统展示古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与学术动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通过讲坛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热爱,鼓励更多人投身科学研究事业。

在遥远的4亿年前
远古海洋中正悄然上演着一场生命的宏伟转变
——在水中游弋的鱼逐渐有了颌,长了“腿”,最终登陆并进化为能直立行走的人类
这是一段跨越数亿年的漫长旅程
我们的器官仍保留着亿年来生命适应与演化的印记
让我们一同踏入“湖南古生物大讲坛”
探索这段神奇的生命演变之旅!
“古生物大讲坛”已成功举办十二期,每期邀请国内知名权威古生物专家学者开设专题学术报告,本期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研究员于本周六(8月23日09:10)为大家带来“人真的是鱼变的吗?”精彩讲座。
主办单位: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湖南省地质学会、湖南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盖志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地球生物学会副理事长,《Historical Biology》、《生物进化》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早期脊椎动物的起源、演化及相关的生物地层、古动物地理的研究工作。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 (含 4 篇《Nature》),专著 2 部。研究成果荣获“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 30 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和“中国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并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1.报告签到时间为2025年8月23日9:10-9:30。
2.报告名额有限,请勿迟到、缺席。
3.已报名参加古生物大讲坛的观众无需预约参观门票,直接从博物馆南门办公区进入报告厅。
线上观看: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线上直播间观看讲座。
▼新湖南直播间▼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视频号直播间▼
我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分布范围广、种类丰富、地质时代跨度大、科研与科普价值高。为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相关精神,原省国土资源厅(现为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了湖南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保护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下设古生物化石保护办公室,设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内,承担湖南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专项工作,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全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登记、建库和馆藏;协助省自然资源厅对违法犯罪活动案件收缴、罚没和化石捐赠、勘查、采掘、收购进行鉴定和价值评估;组织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矿业遗迹知识的科普宣传、地质导游培训以及省自然资源厅、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保护专家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近年来,专委会办公室积极开展湘西、张家界和益阳等地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典型化石标本采集修复入藏、古生物化石科普宣传、古生物化石发掘和出入境管理机制建设、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经验交流学习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责编:周听听
一审:杨柳彬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