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让环保从理念走向生活日常

    2025-08-20 09:05:09

王恩奎

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及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稿),意在引导广大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这份指南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份行动清单,更在于它打破了环保与生活的隔阂,让“绿色生活家”从少数人的标签变成全民可及的日常,推动消费文明日益从“便利优先”向“生态优先”的范式升级。

过去,绿色消费常面临“知易行难”困境。消费者要么困于“环保必高价”的认知误区,要么苦于找不到具体行动路径。指南则给出了“接地气”的转化:把“双碳目标”拆解成“1公里步行、3公里骑行”的出行法则,将“循环经济”具象为“旧衣改造、闲置交换”的生活智慧,用“节能家电省电费”的现实收益消解“环保即牺牲”的偏见。这种“可感知、可操作、可获益”的设计,让绿色消费从抽象理念变成了每个人都能上手的生活技能。

指南的生命力,更在于它对生活场景的精准覆盖。倡导“按需点餐”“拒绝一次性餐具”,让“光盘行动”从道德呼吁变成兼具环保与健康价值的选择;提示“用一级能效家电”,让低碳生活与降低日常开支形成良性循环——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一级能效家电销量占比已达68%;共享单车、二手交易的流行,更印证了绿色消费绝非“苦行僧式坚持”,而是能兼顾便利与环保的智慧选择。这些场景化实践让人们发现:环保不必刻意为之,而是藏在柴米油盐的自然选择里。

“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文明的一大步。” 绿色消费指南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唤醒了每个普通人的“生态主体意识”。当我们购物时留意环保标识、出行选择绿色方式、处理闲置物品时想到循环利用,就是在参与一场静默却深刻的文明变革。毕竟,生态文明的建成,从来不是靠少数人的壮举,而是靠千万人将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的坚持。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邮政局)

责编:李焱婕

一审:李焱婕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