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9 22:50:28
8月15日,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疆和田举办,全国43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来自常德桃源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罗明华,将精心绣制的《石榴花开》刺绣作品赠予新疆同胞,这幅寓意团结与繁荣的作品,成为本次活动最温情的文化符号。
《石榴花开》以桃源刺绣的“情感设色法”为基调,大胆采用新疆艾德莱斯绸的明艳色彩,创新融入五彩彰施的色彩理念,将石榴籽化为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各族同胞身着传统服饰手拉手围成一圈,笑容灿烂,生动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
“刺绣是手艺,更是心艺。”49岁的罗明华抚摸着作品如是说。这位与绣绷相伴30余载的传承人,曾在大阪世博会惊艳世界,她独创“叠彩针法”,在丝线中掺入金箔。为呈现传统服饰的飘逸,她将传统“虚实针”改良为“雪影针”。活动现场,她特意设置互动绣台,手把手教维吾尔族姑娘绣制桃花图案。
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孕育湖南独特的多元文化生态。这里是我国除新疆外最大的维吾尔族聚居地,文化交融为桃源刺绣注入了别样风采。去年五四青年节,“民族团结一家亲 湘疆青年共奋进”交流活动在枫林花海景区盛大举办。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青年阿迪力,在罗明华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将艾德莱斯绸的纹样融入桃源刺绣。“原来我们的文化早就通过刺绣对话了几百年!”他看到桃源刺绣博物馆内《八蛮献瑞》激动地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邂逅,正是桃源非遗援疆的生动注脚。
在罗明华的工作室里,挂着这样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天山脚下,湘新两地的绣娘共执一幅绣绷。这幅暂命名为《同心》的作品,或许正是对“非遗人”使命的最佳诠释:以技艺为桥,让文化薪火跨越山河;以匠心为证,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