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丨第二次长沙会战:一场未完胜但关键的战役

  《文萃报》   2025-08-19 17:24:57

自第1次长沙会战之后,湘北方面2年之中无大的战斗发生。

1941年7月,日军进兵越南南部。8月,美国和英国冻结了日本资金。早在6月22日,德军分3路大举进攻苏联,日军为壮大轴心国声威,在东北集结了百万大军实施关东军之特别演习,炫耀武力,作北进之姿态,以牵制苏联远东军,其真实目的在积极作南进之准备,以摧毁我国之反攻计划。另一方面,日本为减少正面压力,抽出军队到太平洋地区同英美作战,同时也为在国际上以提高对美国谈判地位,于是对我发动南侵攻势。

中国军队战略失误导致日军从容进攻长沙

1941年9月,日军又一次对湖南用兵,开始了第2次长沙会战。日军这次进攻长沙,是其1941年预定作战任务的一部分。新任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矶到任后便积极策划对中国第9战区发动新的攻势。

这次会战,日军以第3、4、6、40四个师团为主力,此外,还有第33师2个联队,第13师1个联队,独立混成第14、18旅团各3个大队,2个炮兵联队、2个工兵联队、兵舰30艘、汽艇200余只、飞机180架、总兵力10万多人。日本政府为支持这次战役,特地从国内运来数千吨弹药,大大充实了第11军的战斗力。

第1次长沙战役后,第9战区长官部认为日军还会继续进攻,因而对日军的行动有所警惕。9月初,日军在湘北已增兵万余,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判断日军要向湘北发动进攻。他根据上次作战的经验,认为日军这次还会继续沿着上次的路线进攻,因此,在兵力部署方面基本上沿用了第1次长沙战役的防御计划,其部署是:对赣北、鄂南2个方向进攻的日军,力求夹击于赣北、鄂南山区地带,给予各个击破;在湘北方面,准备将日军歼灭在汨水南岸的金井、福临铺地区。根据这一部署,第9战区调集14个军40个师,兵力约30万人迎敌。

日军在正面攻击湘北之前,为掩护主力部队集中,乃派第6师团的2个联队,分别由岳阳忠坊、西塘向中国军队大云山游击根据地进攻。

第6师团进攻大云山的目的,主要是转移中国军队的视线,掩护大部队集结和南下长沙地区。9月10日,日军第40师团自湖北京山调到大云山附近,接替第6师团围攻大云山,第6师团准备南下作战。中国守军没有识破敌人这一企图,因而命令已在大云山的第58军新10师、第4军59师、第37军60师于11日开始向大云山周围的日军发起攻击。中国守军5个师分进合击,战斗连日,日军佯攻拖住了中国大量的兵力。15日,中国守军发现岳阳道上已有数万日军蠕动。这样,使日军南下进攻长沙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这无疑是中国守军指挥领导机关,在战略决策上的一个失误。

长沙城失而复得

长沙形势危急时,王耀武部第74军奉命从江西赶来增援,9月25日,其先头部队第57师抵达捞刀河南岸,拱卫于沙市街。这一重要军情,又被日军情报机关所破译。日军改变原定作战计划,提前攻击第26、37军,放弃占领平江,第6师团与第40师团联手,进攻第74军。

中国军队登上长沙天心阁作战

27日下午,日军早渊支队自东北方向率先攻入长沙城。28日,日军第3、4、6、40各师团兵临长沙城下,长沙失守。29日,日军第3师团先头部队一度进入株洲,破坏株洲守军军事设施后,撤向浏阳金潭附近集结。

当日军突破汨罗江防线,发起进攻长沙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第6战区调动大部队围攻宜昌,策应第9战区并收复南昌,日军后方告急。中国守军第26、37、10、74各军,在第6战区攻宜战役配合下,重振旗鼓,准备反攻。日军认为对第9战区主力第74、37、26和第10军予以严重打击后,基本达到了作战的目的,因此,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矶急令各师团迅速撤退,限5天内撤到汨水一线。

10月1日下午4时,日军各师团按指定的路线撤退。薛岳下令各军追击。中国军队9个军,从东南西北各方追击、阻击、伏击、截击撤退之日军。日军早渊支队在长沙北面遭到伏击,日军在浏阳河、汨罗江遇上中国军队的阻击,死伤甚多。8日,守军在湘北民众的向导下,一举收复新墙河及前沿阵地。9日,日军全部退到新墙河北岸,敌我双方回复到战前的态势。第2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及失踪者6.9万余人,日军伤亡6800多人。中国军队此役虽未取得全胜,但他们的顽强抵抗亦振奋了全体军民的伟大抗战精神,在国际上造成巨大影响,此役迫使日军将部分兵力滞留在中国战场,间接地推迟了其进攻东南亚的时间表,其功勋自不可磨灭。正如日军战史承认:“此役使帝国陆军认识到,我方在中国战场已陷入泥潭。”

湘阴乡亲为曹克人烈士修建纪念塔

曹克人,湖南省桂阳县清河乡长乐村人。黄埔军校第14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99军99师295团1营少校营长。

第2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欲夺取湘阴作为转运伤兵的港口。1941年9月24日,年仅30岁的曹克人奉命率全营守湘阴县城。28日,1000多名日军步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湘阴县城发动猛攻,曹克人指挥全营顽强阻击,全营官兵也伤亡惨重。战至10月4日上午10时,日军在阵地后方空降伞兵,对曹营形成3面攻击态势,形势越发危急,此时曹克人操起一支步枪,大声喊道“:弟兄们,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上刺刀!”

一场惊天动地的白刃战在狭窄的河堤上展开,最后终因寡不敌众,曹克人和十几名士兵因弹尽受伤而被俘,其余除几个游到河对岸脱险的士兵外全部壮烈牺牲。曹营400多名官兵竟将数倍于己的日军阻挡了五六天,打得日军尸横遍野,令日军恼羞成怒,日军就把被俘的17名中国官兵和伤员捆绑,分别用鞭打、刀剐等酷刑处死,这时被缚在树上的曹克人怒不可遏,丝毫没有被敌人的残酷暴行吓倒,张口大骂:“你们这些没有人性的东西,还是父母所生吗?!”于是禽兽不如的日军先是用刀割下曹克人的舌头,再割烂嘴唇,然后削掉鼻子、挖去双眼,最后斩断两手,用刺刀挖开胸膛,将曹克人的整个躯干钉在墙上。几天后,日军败走,数千名中国百姓涌向曹克人少校蒙难处。人们默默无语地缓缓走过,瞻仰这位为国惨遭杀害的年轻营长,看着那已变得紫红的斑斑血迹,人们无不悲痛万分,声泪俱下。曹克人早在日军进攻湘阴之前就作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他在给父母的家书上写道:“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值此国家兴亡之秋,匹夫尚且有责,我为军人,怎能临阵退缩?尚望双亲体谅时艰年……我誓死抗日到底,善自颐养天年,此意已决……”

当专程从家乡赶来的曹克人哥哥曹奋人提出要将弟弟的遗骨移回老家桂阳安葬时,湘阴的父老乡亲说什么也不同意,他们说:“曹营长是为保卫湘阴而死,一定要葬在湘阴,和我们永远在一起,让我们世代凭吊。”曹克人等官兵殉难一周年之际,由湘阴县各界集资在掩埋烈士们的墓地义山修建了一座纪念塔。1984年1月12日,曹克人等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文萃报》3478期综合《湖南抗战画史》湖南教育出版社、《揭秘长沙会战》海南出版社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