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9 17:04:27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刘育鹏、蹇文艳、王晋、王晓斌等医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高尚的职业情操与暖心的诊疗服务,荣获该院“十佳医生”称号。
这些医生中,有深耕临床一线20余年的“老专家”,也有勇挑重担的科室骨干,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医者仁心”的“十佳医生”们。
医路心声:精研骨病,勇克肿瘤;以匠心祛疾,以仁心护生,重塑生命的支撑
刘育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结对帮扶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骨科主任兼骨病、运动医学科主任(挂职),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肉瘤肺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良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微创治疗和美容缝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外科治疗、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原发肢体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及骨病的个性化外科治疗。尤为擅长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采用微波、射频消融等各种辅助技术开展了大量的保关节手术;同时还擅长3D打印及导航技术辅助下的恶性骨与软组织的切除重建术。
从医20余载,刘育鹏始终以“除病痛、护生命”为己任。坚持“技术求精、服务求暖”,为经济困难患者协调慈善救助,为晚期肿瘤患者制定舒缓治疗计划,带领团队开展微创与精准治疗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曾有一位尿毒症患者,因左股骨恶性肿瘤合并病理骨折辗转求医无果,家庭几近绝望。他带领团队反复研讨,制定个性化保肢方案,在确保根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术后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重获行走能力。
医路心声:用双手托举新生,以温情化解焦虑,每一次守护,都拼尽全力,只为那句“母子平安”。
蹇文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结对帮扶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产科主任(挂职),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深耕产科临床,主攻胎儿医学、产科危重症。擅长精准解读产科复杂超声影像,熟练掌握胎儿宫内治疗相关前沿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疾病精准诊疗、复杂性双胎、多胎妊娠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五千多个日夜,无数次深夜急诊,蹇文艳义无反顾奔赴产房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深夜守护产后出血病人直至病情平稳,以跪姿争分夺秒送脐带脱垂产妇入手术室,俯身缝合复杂会阴伤口,耐心解释病情协助家属正确决策……蹇文艳深知,产科是一个充满喜悦与希望的地方,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双手接过的不只是新生,更是无数家庭沉甸甸的嘱托。婴儿洪亮的啼哭、产妇的笑容、家庭的欢呼,都是她坚守初心的动力。
医路心声: 以精研为刃,以温情为光,以使命为帆,为生命护航。
王晋,感染病中心发热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对各种疑难复杂感染和发热重症疾病诊治有较深造诣,擅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床旁血液净化、各类深静脉置管及穿刺、支纤镜灌洗等生命支持有创操作。获“怀化市文明家庭”“怀化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王晋在医疗领域耕耘20余载,始终致力于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发热及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前哨阵地”,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核心战场,他带领科室团队奋战在此与各种传染性疾病交锋。2024年9月,一位饱受嗜血综合征折磨的患者因病情复杂多变历经曲折求医无果,在王晋的精准治疗下重获新生,康复出院。患者逢人便夸:“无论什么疾病,都不要轻言放弃,这里的王医生能够创造奇迹!”
医路心声:与时间竞速,为生命守门,用专业诠释急诊人的速度与温度。
王晓斌,急救医学中心主治医师,湖南省预防医学会急危重症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怀化市急诊医学质控中心秘书。擅长心肺复苏、各类中毒救治及急危重症综合管理,致力于为患者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坚守急诊一线8载,王晓斌始终践行“时间就是生命”的誓言。他以院为家,最长连续一周奋战在抢救一线,近三年主导救治急危重症患者5000余例。视科普为使命,组织“人人学急救”科普活动,单次培训800名师生,通过怀化市广播电视台推广心肺复苏知识。临床科研并重,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2篇。获北京协和急诊青年医师擂台赛一等奖、湖南省急诊实景比赛三等奖等5项荣誉。
医路心声:巧手精工护生命,无影灯下守健康。以精湛医术护航女性健康,用温暖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李骥,普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怀化市医学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秘书。擅长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及妇科各种良恶性肿瘤诊治,各类妇科腹腔镜手术及各类盆底手术。
李骥从医20年来,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的信念,以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守护女性健康。他年均完成800台手术,在腹腔镜领域造诣深厚,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部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待患者,他既严谨又温情,从详细问诊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耐心沟通到危重病例的全力救治,始终将患者安危置于首位。他常说:“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疗心。”秉持着这份执着与仁爱,让他成为无数患者心中温暖的依靠。
医路心声:以专业为刃,以仁心为盾,点亮乳甲患者的生命之光。
何自然,乳甲外科副主任医师,在医院率先开展“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创新“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期假体重建”技术,主导“甲状腺肿物微波/射频消融”技术,提供微创治疗新选择。擅长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
从医十余年,他始终以“患者所需即医者所向”为信条。牵头开展每年进行乳甲疾病公益筛查,惠及群众超2000人。带领团队优化“腔镜手术+快速病理”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40%。参与通道侗族自治县医疗帮扶,连续带队开展义诊手术,推动当地乳甲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建立“术前风险评估-术后精准随访”体系;创新“临床-教学双轨培养模式”,培养了多名优秀住院医师。曾接诊一名35岁乳腺癌患者,因对乳腺缺失的恐惧及考虑家庭经济情况,欲放弃手术,他创新采用腋窝腔镜微创技术,实现了患者对美容的要求,同时也帮助患者降低了费用,术后全程跟踪指导,使患者康复出院。
医路心声:仁心方能仁术,大爱方成大医。用心坚守、用爱谱写济世人生。
张义雄,肾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怀化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意大利佛罗伦萨卫生署访问学者,西非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中国(湖南)医疗队副队长。在AM J EMERG MED等SCI期刊发表论文7篇,申报专利4项,慢病管理等软件著作权2项。从事一线临床工作20余年,熟悉各种肾内科疾病管理,擅长尿毒症并发症及疑难杂症、危重病等疾病诊治。
只要科室病人病情需要,张义雄随喊随到,周末节假日,他常守在病房。通道万佛山乡的一位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致关节畸形而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依赖老母亲照料。他带领市、县、乡医疗团队深入山村,到患者家中开展多学科医疗,制订治疗及慢病管理计划,让其逐步走向康复。他勇于挑战疑难杂症,全年完成基层、外省疑难危重病诊治100余例,开展CRRT、血浆置换等新技术500台次以上,完成月手术量100台次以上。
医路心声:以精诚守护呼吸之声,用仁爱点亮倾听世界。
张蓝天,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湖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言语治疗专业委员会嗓音障碍学组委员,怀化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擅长头颈部肿瘤规范化治疗、嗓音康复与嗓音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种疾病的诊疗。
从医10余年来,“用最小的创伤解决最大的问题”是她的行医信条。她常说:“耳鼻喉虽是小器官,却关乎患者的生活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根据患者病情及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曾有一位鼻腔淋巴瘤患者,因家庭经济极度困难打算放弃治疗,她私下给予患者经济援助,并去往患者家中探望,联系当地政府及医院向患者提供帮助及治疗。“医者仁心,不仅在于治病,更在于暖心。”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行医路上最真实的写照。
医路心声:以探头为笔,书写医者仁心。在方寸屏幕间,守护生命的健康。
张锡慧,超声医学科副主任、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超声分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超声工程学会肌骨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女医师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怀化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秘书。擅长心血管超声、肌骨超声等。带领团队率先使用超高频超声诊断肌腱韧带损伤及神经病变,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已开展上万人次。
她日夜穿梭在诊室、临床一线、手术室。年会诊疑难重症患者千余次、全院大会诊上百次、手术室急会诊数十次。她说:“超声不仅是看图像,更是‘看’人。尤其是老人、孩子和孕妇,他们的紧张、焦虑需要被看见,被温柔化解。”曾有一名3岁嘴唇发绀的贵州小男孩,一进诊室就连哭带喘,她没有急着检查,而是耐心安抚,“我们一起来玩‘找虫子’游戏吧,这个小探头能看见肚子里有没有调皮的虫子哦。”让男孩先打消顾虑,然后轻柔将探头贴上孩子的皮肤开始检查,孩子也乖乖的配合她。同时,她积极推进怀化市超声的学科发展,长期值守怀化超声微信群,为疑难病例做线上会诊,做基层超声医生的坚实后盾。
医路心声:在血栓与出血的钢丝上精准起舞,以药学之盾守护生命防线。
金远香,主管药师,抗凝专科药师、抗凝带教师资,怀化市药学会理事。湖南省药学会药房装备与信息化专委会委员、药物基因组学专委会委员、科学传播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血栓与出血风险评估,抗凝患者的精准治疗与全流程管理。
深耕抗凝领域9年,她始终秉持 “做好患者用药风险守门人”的信念,在血栓与出血的平衡中守护患者。面对脑出血合并肺栓塞、心梗伴消化道出血等危重症,她以抽丝剥茧的专业研判与患者共克生死难关;为13岁车祸重伤患儿优化抗凝方案,守护稚嫩生命,更护航多名孕产期血栓患者脱险。三年间,她开拓医院抗凝药学会诊新领域,为7000余患者精准护航。此外,开设科普讲堂惠及患者千余例,创建“药师在临床”公众号普及医学知识。
医路心声:以专业为刃破病魔之障,以仁心为灯暖生死之界,在ICU战场守护生命的微光与尊严。
黄霞,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神经重症亚专业组长。擅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掌握目标体温管理、多模态神经监测及重症镇痛镇静管理。
“监护仪上跳动的生命曲线,才是最好的荣誉证书。”从医十多年来,她始终坚守临床一线,2024年累计值晚夜班120余次。作为重症神经亚专业组长,熟练各种常规重症救治技能、神经重症目标体温管理及多模态脑监测技术,成功救治多名心跳骤停后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创造生命奇迹。担任重症医学住培基地第一届教学秘书,曾获“两项新型实用专利”,获“优秀住培带教老师”称号,今年6月带领团队获省级教学查房三等奖。
医路心声:严谨求精,救死扶伤,以生命之名,铸医者之魂。
舒志成,神经外科一科副主任、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神经损伤全病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与康复照护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疑难杂志专业学术工作组委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NGMA)华中联盟理事。擅长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椎管肿瘤等各类肿瘤的显微微创治疗及内镜治疗;脑出血、蛛网膜囊肿的内镜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功能神经外科的综合治疗。
他深耕神经外科14年,用精准的医术和仁爱之心,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在颅脑“毫米战场”创造生命奇迹。曾凌晨2点为颅脑血肿患者紧急实施内镜血肿清除术,家属赠锦旗盛赞:“守护生命,钢铁意志;抢救生命,果敢神勇”。坚持早晚查房,耐心解答家属疑虑,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刻进日常。积极参与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赴县级医院会诊、手术,让偏远地区患者免于奔波之苦。
(陈惠婷 麻苗苗 舒庆霞)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