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08-18 19:30:24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李健 通讯员 单熙婷 何博
“恭喜湖南刘铭轩再次刷新最好成绩!13秒03!”8月15日上午,当电子计时器定格,现场广播响起的那一刻,长郡中学高一学生刘铭轩双手握拳,振臂欢呼。
这个身材瘦高、眼神坚定的少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中,以13秒03的优异成绩勇夺男子110米栏冠军,打破全国少年纪录,创造亚洲少年最佳。
目前,刘铭轩位列亚洲少年历史第一,世界少年第五。在“刘翔接班人”的期待声浪中,又多了一个湖南少年的名字。
从懵懂少年到赛道新星
“跨过最后一个栏时,我看了眼终点计时器,才11秒多。我用尽全身力气向终点冲去,当时就觉得,这次有戏!”刘铭轩回忆起夺冠瞬间,仍难掩激动。
此前预赛13秒25的成绩,让他以为决赛能跑到13秒1几就不错了。决赛前的晚上,还因为太紧张仅睡了5小时,但成绩没有辜负这份煎熬与拼搏,最终以13秒03的佳绩惊艳赛场。
谁能想到,这位赛道上的追风少年,最初与田径的相遇,竟带着几分懵懂的机缘。母亲杨洋告诉记者,小学一至五年级时,他在田径上从未拿过第一,最好的成绩就是第二名。直到六年级校运会,他以微妙优势拿下第一,继而在雨花区运会斩获100米、200米双冠,从此踏上田径之路。
“这孩子练得不多,但身体素质出众,50米跑、立定跳远的速率和爆发力都透着股灵气。”长郡中学男子短跨教练赵文说,刘铭轩刚来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苗子”——没有专业训练基础,却天生热爱运动,别的孩子还在适应时,他已经会主动问“还能加练什么”。
正是这份“白纸”般的可塑性,让教练团队看到了无限可能。而这背后,是长郡中学对体育教育的深耕:学校非常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数量充实、专业技术水平出色的体育教师队伍;田径队选材不只看当下成绩,更重潜力与可持续发展,依托体教结合政策形成小初高一条龙训练体制,为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汗水淬炼的追梦之路
“每次回家,训练服都湿透了,一拧都能拧出水。”这是杨洋最心疼儿子的地方。初中三年,刘铭轩每天6点起床,先到长郡双语中学上课,下午4点30分再坐班车到本部训练至7点半,转三趟地铁回家时已近8点半,还要压缩午休和通勤时间完成作业。即便如此,他从未喊过放弃,当母亲提议转到离家更近的学校时,他坚定地说:“不行,我能坚持下去。”
今年上半年备赛时,刘铭轩遇到瓶颈期,跨栏成绩卡在13秒6停滞不前,甚至动过转项100米的念头。他主动与教练沟通,聚焦技术动作改进。“教练一直让我沉下心别慌。”通过不断拍摄训练视频、教练逐帧分析细节,他渐渐突破瓶颈。“那几个月,我能看到他的每一次进步,非常注意修正细节,眼神里全是专注。”赵文说。
从最初练田径的懵懂,到初一跑出100米二级运动员成绩时萌生热爱,再到如今将刘翔视为偶像、渴望与之并肩,刘铭轩的目标在汗水里不断生长。面对网友将他与刘翔的照片拼在一起,他既开心又清醒:“刘翔是传奇,我要以他为目标,跑出自己的路。”
如今,他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赛场:先攻克成人高栏、达到健将级标准,再站上全国大奖赛与高手切磋,终极梦想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教练们说,这个“听得进指导、改得掉问题”的孩子,最难得的是“赢了不沾沾自喜,总在找不足”。支撑他熬过无数疲惫夜晚的,是刻在骨子里的热爱:“我就是喜欢田径,想把它搞好,所以绝对不会放弃。”
据悉,本次刘铭轩的优异表现,是继长郡学子谭嘉炜和陈智康分别打破中运会赛会纪录、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纪录后,又一次打破全国少年纪录。截至目前,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所有男子组别110米栏纪录和全国少年110栏纪录,均由长郡中学学生创造。
责编:刘镇东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