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8 17:51:19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布2025年度配电网优质工程评选结果,“国网常德石门县供电公司乡村振兴供电能力提升项目”凭借在技术创新、管理效能与社会效益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这是该项目继2024年获评国网“百佳”工程、2023年获省公司示范工程及示范业主、施工项目部后,再度斩获行业最高级别认可,标志着石门县乡村电网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石门县地处湘鄂交界,素有“武陵门户、潇湘北极”之称,面积3970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客户分布分散,自然灾害频发,山火易发区段与易覆冰覆雪区段众多。复杂的山区地貌,给当地配电网的建设与运维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电亮乡村兴产业,绿色发展惠民生。该项目紧扣乡村振兴实际需求,以供电能力提升为关键抓手,累计投资4.77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56.8千米、低压线路872.5千米、台区663个,实现供电保障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双提升”。建设期间,创新实施“光储一体化”微电网、“电骡子”党员服务队、“村网共建”平台等举措,服务农户与企业用户超10万户,带动石门县柑橘、茶叶、烟叶、养殖四大特色产业年用电量增长48%,产业年产值超5亿元,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电力动能,成为山区电网服务乡村振兴的湖南样板。
政企协同聚合力,精细管理创标杆。项目创新建立“政企共建”深度协同机制,成立由县长挂帅的电网建设环境保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社网共建”与政策宣讲,凝聚“国家电网主导投资、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的建设合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施工环境。工程推行“三位一体”精细管理模式,建立“日协调、周通报、月考核”动态管控机制,依托数字化平台对单项工程实施全流程线上跟踪,项目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均获评2023年省公司示范项目部,实现工程建设从规划到落地的全链条精益化管控。
科技赋能强根基,创新驱动筑堡垒。自项目启动以来,国网常德供电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抓手,针对山区电网建设运维痛点,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方法”协同发力,构建山区特色电网解决方案,荣获省部级QC成果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国家级荣誉1项、省级荣誉2项。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在壶瓶山等偏远山区率先建成全省首批“光储充”微电网项目,通过太阳能与储能系统协同优化运行,大幅提升偏远山区供电可靠性,该项目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新设备研发上,依托“电骡子覃道周”创新工作室研发“智慧物联生态驱鸟器”,精准解决配网线路候鸟筑巢引发的线路跳闸问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步推出简易接地线收纳架、近电验电器等实用工具,填补配电网工艺检查与施工管理空白。新施工方法推广中,应用模块化预制箱变、环网柜基础、预制引下线提升施工标准化水平;以夹板固线器代替扎线绑扎增强线路稳固性;广泛使用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放线、电缆敷设机等先进工艺,施工效率大幅提升,综合成本显著降低。
标杆引领启新程电助振兴谱新篇。该项目以高标准工艺铸就可靠品质,以精细化施工雕琢山乡美景,以智能化装备增强电网韧性与适应性,通过优化网架结构筑牢供电根基,依托农网升级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将“点多面广”的建设挑战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美好生活提供“强劲、绿色、智能”的电力保障,绘就“电力足、乡村美、产业兴、生态优”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专家评审组评价,该工程以“安全可靠、服务精准、创新高效”为核心特质,在破解山区供电难题、支撑乡村特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等方面成效显著,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责编:卓萌
一审:卓萌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