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8 10:38: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蔡志栋
在资江河畔的田江街道谷洲村,一幅乡村振兴与清廉建设交融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个仅有1.65平方公里的小村庄,以“建强一支队伍、打造一间书屋、构建一项机制、抓牢一本档案”为抓手,简称“4个1”,通过“4个1”工作方法,连续三年实现村级财务“零案件”、惠民项目“零纠纷”,成为当地乡村治理的标杆,谷洲村以“4个1”举措为“清廉引擎”,让6名村“两委”干部在规范中干事、在监督中作为,蹚出了一条“干部清廉、村务清明、发展提速”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监督队伍“贴身盯”:从“一言堂”到“共商议”
“以前村里办事,总有人背后嘀咕‘会不会藏猫腻’,现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盯着,我们干活腰杆更硬。”村支书指着墙上的村务监督公示栏说。2020年换届后,村民代表大会选出的3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成了村干部的“影子监督员”。
在进行美丽庭院项目建设中,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何邵新带着委员们连续一周蹲在工地:清晨核对进场红砖数量,抽查红砖质量,傍晚核对人工工时表。当发现预算中树脂瓦价高于市场价15%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当即要求暂停采购,重新询价后节省开支8000余元。这种“贴身监督”让项目从立项到投产,全程零投诉、零质疑。“以前总担心干部和商家‘暗箱操作’,现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盯着,连树脂瓦型号、颜色都要核对三遍。”参与务工的村民王利军笑着说。
这种“贴身监督”已覆盖村级事务全领域:低保评审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带着政策文件逐户核对收入证明;就连全村新更换的50盏太阳能路灯,村务监督委员会都要逐一核实是安装在哪个位置。如今,“村委会决策、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民评议”的模式让村民代表大会出席率从60%跃升至92%,曾经因资田路修建积累的干群矛盾也烟消云散。
机制笼子“刚性锁”:从“模糊办事”到“按章履职”
走进谷洲村的古井廉政小游园,300年的古井旁立着一块特殊的“流程图”——村务监督“五步工作法”详解,记录着村庄治理的“制度密码”。
2022年古井古树小游园二期项目启动时,面对“拆3座旧房才能开工”的难题,村务监督委员会“三人组”用脚步丈量信任:连续5天逐户走访,带着设计图讲规划、算细账。村民禹玉华起初抵触:“拆房不给钱,凭啥?”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第三次上门时,带了本“明白账”,游园建成后村民议事有场所,古井古树也能很好保护。最终,禹玉华不仅无偿拆房,还带着妻子义务平整场地5天。
这套工作法后来细化为村务监督“5步4审工作法”,即当好事前走访“调查员”、决策审议“检察员”、过程监督“监理员”、跟踪督办“审计员”、结果反馈“联络员”。2024年水果基地冷链室项目修建中,村务监督委员会按此流程发现施工队用非标螺丝固定钢架,当即要求返工,避免了后期坍塌风险。财务监管更是“步步设防”,每笔开支都要过“村报账员初审—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村两委审议—街道审定”四道关,去年有笔300元的会议务工补贴费因少了签到表,被村务监督委员会退回重审。数据印证成效,2020年以来村级财务连续三年“零案件”,2023年“三湘护农”核查实现“零问题”。
教育浸润“全过程补钙”: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守廉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是提升村支“两委”干部廉洁意识的关键。2021年,谷洲村在区纪委指导下建立廉政书屋,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开展“廉政学习”,通过“红红脸、出出汗”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还定期邀请市、区纪检专家开展“廉政课堂”,剖析廉政案例,常敲警示钟。2021年以来,村里先后组织观看《反腐为了人民》《正风反腐在身边》等警示教育片,通过“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组织党员讲“廉政微党课”,在院落建立廉政教育平台。如今,村内3处廉政教育阵地、1个廉政书屋,已成为村“两委”干部接受廉洁教育的重要场所,让清廉理念深入干部心中,时刻绷紧廉政弦。
7月27村支部书记正带领村干部学习《正风反腐在身边》第二集中的警示案例,当讲到某村支书因虚报项目资金被查处时,在场的6名村两委干部都红了脸。“每次学习都像打预防针,提醒我们守住底线。”村党支部副书记叶定粮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近三年来的学习心得。
如今,廉政教育已融入日常。院落里的“微党课”上,老党员禹公平结合亲身经历讲“清廉故事”;村口的廉政文化墙,孩子们指着漫画学“规矩”。这种浸润式教育,让“办事先想纪律”成了村干部的条件反射。
廉政档案“全要素晾晒”:从“群众猜疑”到“透明公开”
“我在市区买了套商品房,面积121平方米,信息已录入廉政档案。”2024年村民代表大会上,专职后备村干部谷维正的“晒家底”赢得掌声。这份延续4年的档案,成了干群间的“连心桥”。村民叶茂坦言:“以前总怀疑干部‘捞好处’,现在他们敢把家底亮出来,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这份信任,让村里的矛盾调解成功率从2020年的65%升至如今的96%。
档案里藏着“细枝末节”:村干部家庭成员、资产变动、奖惩记录等12项信息一目了然。干部清廉与否,要敢于接受群众监督。谷洲村通过建立廉政档案,让村“两委”干部向村民代表“亮家底”。这份档案已延续4年,如实记载村干部的家庭成员情况、奖惩情况、本人及子女婚丧喜庆事宜办理情况、本人及家属经商办企业等信息,每年动态更新,村干部在年度村民代表大会上还需述职。
廉政档案不仅是村“两委”干部廉洁履职的“成绩单”,更打消了群众的疑虑,维护了村庄稳定,为干部廉洁干事创业提供了保障。
清风拂过谷洲村,清廉建设正结出硕果。在“4个1”举措的护航下,村两委干部干事更有底气,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两委”的协同治理,把“两个维护”转化为村级事务中的具体实践,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民心的“主心骨”。当监督队伍能在项目建设中“较真碰硬”,当“五步四审”机制让每一分集体资金都经得起检验,当廉政档案成为干部的“廉洁体检表”,实际上是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转化为了基层治理的制度动能,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筑牢了“防腐堤坝”。如今,谷洲村大地上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清风正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知廉崇廉、守廉乐廉的源头活水。下一步,谷洲村将持续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文化和乡村建设全面融合,不断深化清廉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廉能量。
责编:昌小英
一审:昌小英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