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8 08:03:24
编者按
36岁开始文学创作,作家曹乃谦因作品中“莜面味”的方言运用和对山西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而著称文坛,深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喜爱。近日,曹乃谦长篇自传体小说《换梅》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通过刻画换梅(曹乃谦养母)这一复杂多维的女性形象,以个体命运折射家国变迁,堪称“一部普通人的史诗”。
文|耿会芬
写这篇编辑手记的十分钟前,我们刚开了《换梅》的营销碰头会。有同事提醒我说:“你要不断地变换角度来推这部作品,不能一直沉浸在书中故事里,跳出来,要跳出来!”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这大半年来,我可能入《换梅》太深了。
编辑《换梅》,是我主动请缨。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曹乃谦的中短篇小说集《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大受震撼。我被他的叙事语言震惊了。那种感觉,就像在极静的北方农村,黑夜里独自走在山岭间的一条小路上,月光像大雪一样白花花地落了一大片,眼前的景物,都那么的冷静、克制,却又一览无余。这种感觉留存至今。
所以,当知道曹乃谦先生的书交稿后,我主动去找领导,“领下了”这个任务。
在一个安静的晚上,我第一次通读了《换梅》全书稿,一直读到凌晨时分。书中真实的人物、真挚的情感和克制的讲述,让我好几次红了眼。读到曹乃谦写到父亲去世的那一章时,我几次站起来,擦眼泪,深呼吸。“谷面糊糊山药瓣瓣”,他的笔触那么细致,对亲情的遗憾那么深。他的叙事带着一种特有的音乐感,清澈柔和,深厚悠长,让人欲罢不能。
我知道,我被“拉进去了”。从那之后,我就一头扎进了这部千页大部头的编辑中。
面对书稿的感动,和曹乃谦先生的一次次沟通,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我平凡的编辑工作中难得的珍贵时刻。
曹乃谦信命,跟他聊天,“缘分”这个词被提及了好几次。我相信,遇上《换梅》,遇上曹乃谦,也是一种缘分。我是北方人,书中的方言使用,我不但没有隔阂感,反而更觉亲切。编辑期间,我甚至会一句句地“品味”那些独具特色的“曹式文字”。而每次跟曹乃谦老师沟通,那种亲切和温暖,总是让我心里软软的、暖暖的。他总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年龄相差不大的他们有那么多相似之处。我的爸爸也极有音乐天赋,会吹笛吹笙打扬琴拉二胡,对“上进”和物质生活也是那么的心性淡然……
曹乃谦爱文学、爱音乐。对音乐和文学的爱好,在人生路途上,一步步给了他特别重要的东西:自由。读稿时,读到他几经辗转,凭借着个人才华和人生际遇一步步奔向自由的历程,我都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在人生的后半段,他一直在“自主自由、心情愉悦地工作”——这不是那种表面的时间自由,而是作为时代洪流中的一个普通人,一步步到达了人生最佳状态。
《换梅》这部书,是一位作家的成长史,是一部深厚独特的人生样本。
《换梅》出版后,在一次专访中,曹乃谦先生说,他希望谈谈生活、母亲和命运。他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由不得自己去想。“如果母亲不把我带到大同,那就不会发生以后的事。……我觉得是这众多的如果和偶然,归到了一个必然。”
如今,厚厚的大部头《换梅》,是曹乃谦的集大成之作,是一个人生的必然。
《换梅》写命运,写平凡的小人物,是有大境界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写作时,曹乃谦都对每一个平凡人物怀着平等的慈柔的爱。这个爱人的境界,与《红楼梦》一脉相承。这也是让我“跳不出来”的一个原因。
曹乃谦说:“我是在写生活,写真实的生活。写我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在那个时代状态下,是如何地、尽能力地、想着法子地,好好儿往下活。”书中,时代不是背景,而是生活本身。《换梅》的后半部,写得很细。细细碎碎,拉拉扯扯,就是那些人,就是那些事,一下子就把读者“代进去了”。
那些平凡的普通人,有曹乃谦在应县老家的表哥表妹们、有他少年时代的老师、玩伴和邻居。他们的出生、上学、就业、找房、结婚、生子……曹乃谦都以他特有的、音乐般的笔触一一写出。每个人,都在为了“活得好一点”而努力。平凡的老百姓为温饱、为扎根城市的努力,桩桩件件、一点一滴,构成了普通人真实的生命尊严——这是历史褶皱中的微光,是平凡生活中的神性。
人到中年,人生开始显露出真实的面目。在编辑《换梅》的过程中,我曾多次深夜对着一大叠书稿,在心中跟作者及书中的人物对话。在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从一次次严肃的周旋和努力中,在一次次承认和接受中,领认自己的命运。然后,久久无语,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
编辑即将完成的时候,曹乃谦将一篇“后记”发了过来。我们从后记中选了一句话“我相信,我只要一拉起二胡,我母亲就知道是她的招人(曹乃谦小名)回来了。”请设计师设计了一枚书签,一面是一把二胡和“刚刚骨骨”的梅枝,另一面上,就是这句话。
对人世间平凡人物的爱,回应在他的读者的反馈中。《换梅》出版后,登上了各类好书榜单,将曹乃谦这位“文坛隐士”的名字再次拉入到文学读者的视野中。我对曹乃谦老师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请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有那么多爱您的人。”
合上《换梅》,细听命运。觉得一切自有安排,如行云流水,明月清风。
责编:胡雪怡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