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吃水果会得“脂肪肝”?原来是它在作怪

王铭俊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7 11:59:10

近期,“水果吃多了会得脂肪肝”冲上了热搜。

不少人犯了嘀咕:水果不是健康担当吗?咋和脂肪肝扯上关系了?以后还能安心吃水果吗?

今日科普,为你解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曾巧

【知识多一点】

水果不是健康担当吗?咋和脂肪肝扯上关系了?

答案就藏在水果中的果糖身上!

水果里的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等,但果糖的代谢路径和葡萄糖大不一样。

葡萄糖能被全身细胞直接利用,代谢时还有“限速机制”,不会让肝脏太累;但果糖的代谢几乎全在肝脏,还没有“限速器”——吃多了,肝脏会快速把果糖变成脂肪堆积起来,时间长了就可能引发脂肪肝。

更“坑”的是,果糖不会像葡萄糖一样,刺激胰岛素和瘦素,大脑收不到“吃饱了”的信号。结果就是:明明吃了一大盘水果,还是觉得胃里空空,转头又能干掉一顿饭!不知不觉让肝脏负担更重。

研究表明,果糖让肝脏堆积脂肪的“能力”,比葡萄糖强2-3倍。像榴莲、西瓜、荔枝这些高糖水果,要是天天当饭吃,脂肪肝、高尿酸都容易找上门。

看到这儿先别丢水果!别慌!该吃还是得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200-350克新鲜水果就够了。简单说,一天一个苹果、一小碗蓝莓、一颗橙子,细嚼慢咽着吃,完全不用怕。

比起水果,更该警惕的是加工食品里的游离糖或添加糖。这些糖没有膳食纤维“管束”,消化吸收极快,是导致肥胖、龋齿、2型糖尿病以及脂肪肝的强力推手。

其中,含有较高游离糖的果葡糖浆广泛存在于饮料、冰淇淋、奶茶、糕点、果酱中,它甜度高、成本低,但过量摄入危害可不小。许多看似健康的食品,如某些粗粮饼干、黑芝麻糊、即食燕麦片里,也可能藏着不少添加糖。

最后说句大实话,爱吃甜是天性,糖也是身体能量的来源,不用一刀切戒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游离糖别超过25克(最多不超50克)。因此,偶尔“甜蜜”一下也无妨,别让它们天天当主角就好啦!

参考文字来源:

科普中国、

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王国义

责编:王铭俊

一审:王铭俊

二审:刘文韬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