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艺风丨《歌手2025》:如何呢?又能怎!

张鑫 版面责编 刘瀚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7 10:43:37

  文丨张鑫

  作为湖南卫视的老牌音乐竞技节目,《歌手2025》自开播就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00后”新生代歌手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不仅展现了新生代歌手的实力,也让观众看到了年轻歌者的艺术态度与追求。

  回溯《歌手》系列,镜头大多聚焦于齐秦、韩磊、韩红、林忆莲、李玟等功成名就的歌坛“老将”,年轻歌手的身影往往只是点缀。齐秦的沧桑、韩红的磅礴、林忆莲的细腻,这些经过时间淘洗的声音,构成了一代人关于“好歌声”的集体记忆。那么,新生代歌手去哪了?新生代歌手的声音何时能被更多人听见?

  为年轻歌手提供舞台,让更多年轻的声音被听见,是《歌手2025》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突破。它主动为年轻歌手搭建舞台,让那些充满朝气的声线真正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全开麦直播、无修音的规则将舞台升级为“高压舱”,残酷的赛制让较量不再局限于唱功,更挑战歌手的心理素质、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在这样的严苛标准下,“00后”歌手单依纯、马嘉祺、Grace Kinstler与58岁的林志炫等同台竞技,既展现了新生代的勇气与实力,也化解了大多数观众对于流行乐坛的“断层焦虑”。

  第二期竞演中,单依纯凭借扎实的唱功以歌曲《天空》蝉联冠军,网友纷纷讨论她会不会成为王菲的接班人。事实上,艺术向来求异不求同,无论是音乐的创作还是表演追求的是个性化,而非同质化的表达。从单依纯的表演来看,她的演唱与王菲在唱腔、声线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真正打动人的是她个人对歌曲的独特理解与诠释。当然,能与王菲这般重量级的前辈并列被讨论,单依纯的实力也可见一斑。

  作为“时代少年团”的队长,马嘉祺常被大众标签化地视为流量明星。他在第二期竞演中,以干净真诚的嗓音演唱《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成功揭榜。大多数观众被其深刻的情感表达所感动,同时也对这位新生代歌手刮目相看。《你曾是少年》中,他以清澈明亮的嗓音温暖一个个“曾经的少年”。他的歌声不仅表达出青春的肆意,也充满对未来的渴望。在《歌手2025》的舞台,马嘉祺同样遭到网络热议,关于“偶像能否唱好歌”的讨论始终萦绕。面对质疑,他在节目中演唱的《我不需要每一个人都爱我》似乎是最好的回答。

  除了为年轻歌者搭建舞台,《歌手2025》更以音乐为媒介,见证着他们对艺术边界的探索,也传递出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在节目中,向来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音乐,经新生代歌手的“新玩法”得到具象表达。单依纯演绎的歌曲《李白》便是如此。《李白》不仅在编曲中加入了年轻人热衷的“游戏梗”,而且通过“魔性”演唱,将“诗仙”李白从教科书带到了Z世代,打破“次元壁”。这种将年轻人的生活与音乐相融合的演绎,带给观众全新的音乐审美体验。而那句“试试又能怎”,带着不管不顾的率性,更是唱出了年轻一代的心声,唱出了不被规训的勇气,引起情感共鸣。特别是歌词中“如何呢?又能怎!”的诘问,更成了年轻一代的网络热梗。

  与《李白》的“魔性”相比,歌曲《君》则长于抒情。从表面看,歌曲是将邓丽君演唱的16首经典歌曲拼合成一首歌,但实质上是一次全新的制作。因为,这首歌并非像以往的串烧歌曲那样,将多首歌曲的某一音乐片段通过剪辑、拼接或重新编曲串联成一首新歌,而是仅选择歌曲的某一词句进行重新制作。从单依纯的现场演唱来看,《君》的词句、曲调表达在其独特的唱腔衬托下,都堪称连贯、顺畅。尽管这样的改编仍有争议,但对于演唱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表达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回望和理解,以及对邓丽君这位华语乐坛传奇的致敬之心。

  《歌手2025》虽已落幕,但新生代歌手们缔造的精彩现场与风格迥异的音乐表达会长久扎根于观众心中。从清澈稚嫩的《你曾是少年》,到张扬态度的《李白》,再到古灵精怪的《有趣》……新生代歌手在《歌手2025》的舞台上,用多元化的音乐表达刷新了观众的审美体验,也拓宽了音综的艺术边界。当舞台真正向年轻一代敞开,当行业愿意为创新提供试错的空间,流行音乐便能始终保持与时代同频的脉搏。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得以听见这个时代的音乐,正在长出怎样新鲜的模样。

湖南日报湘江副刊艺风版面投稿邮箱:whbml@163.com

征集:戏剧与影视、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摄影、非遗等题材评论及散文。

责编:廖慧文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