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番 彭正华 杨敏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7 10:24:53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番 彭正华 杨敏
初秋时节,笔者乘车探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凤巢山片区的甘溪河流域。车一驶离张花高速保靖复兴西出口,一条崭新的柏油公路便映入眼帘。沿着这条2022年升级改造全长约10公里的“最美农村路”——保靖复兴至大妥公路一路向前,连片稻田翻涌金浪,精致楼房点缀山间,房前屋后花果飘香……一幅产业兴、群众富、生态美的新农村图景,在车窗外徐徐铺展。
路通网联,马洛“山珍”走四方
不到五分钟车程,笔者就抵达马洛村。从古香古色的公交站台驶过十数米后右转,便进入偌大的停车场,“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几个大字一目了然。
电商服务中心内,干羊肚菌、干豇豆、干木耳、绿豆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得益于便捷的公路与物流网络,这些藏于深山的“山珍土味”正通过网络助农直播,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
古香古色的招呼站
“公路通了,物流活了,销路自然宽了!”村支书梁习武感慨。他介绍,交通瓶颈打破后,村里产业发展热情高涨,现已种植150亩柑桔、130亩蜂糖李、40亩莓茶,种植120亩羊肚菌、30亩辣椒苗。货车进出顺畅,运输损耗降低,山货品相更好,卖得更远。
公路不仅畅通了物流,更带来了人流。每逢采摘季,自驾车游客络绎不绝,“路边经济”随之火热,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稻香引客,甘溪古村焕新颜
循着浓郁的稻香气息继续前行三公里,笔者来到保存着保靖古县城旧址的甘溪村。
村头观景台下,金波荡漾的稻田是最壮观的风景线;滩浅水清的河沟,则是最诱人的消暑地。色彩斑斓的彩虹桥、造型别致的鱼鳞坝,构成绝佳的戏水平台,吸引众多孩童在家长的陪伴下尽情嬉水。“春赏油菜花,夏亲甘溪水,秋捉稻花鱼”,甘溪村已成四季皆宜的打卡地。
稻田环绕的甘溪村
柏油路穿村,水泥路进户。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地助力了稻油轮作、研学旅游、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完善。村支书刘宏霞介绍,202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依靠县产业分红的5万元,跃升至以经营收入为主的173.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这“人人有分红、户户得实惠”的背后,正是“四好农村路”激活的乡村内生动力,筑牢了坚实的产业发展根基。
路抵山脚,大妥茶油淌富路
公路的终点,是保靖县的“茶油之乡”大妥村(2015年行政区划调整前为大妥乡)。这里曾因山路崎岖、交通闭塞,村后那片优质的油茶林长期困于深山,培管难、运输难。
如今,平整宽敞的公路直达山脚油茶园边,彻底扭转了局面。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油茶产业“起死回生”,套种的麦冬、芍药、黄精等林下经济也随之“风生水起”,仅油茶林租赁一项收益,每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余元。与此同时,随着电商服务中心、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的应运而生,便捷的物流体系更让快递进村成为现实。“以前愁卖,现在坐在家里就能把茶油卖到全国!”村支书彭秀尧欣喜地说。香醇的大妥茶油,这山沟里的“液体黄金”,正通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流”向广阔市场,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宽敞洁净的柏油路
这条“最美农村路”带来的,远不止产业的兴旺。通过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马洛、甘溪、大妥三村百姓的出行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客车升级为大巴车,票价从10元降至6元。定时定点的实惠公交开到村口,孩子上学路更安心,老人求医路更省心,年轻人返乡路更顺心。“以前去县城,等车要半天,在车里又挤又热;现在一小时一趟公交,车里宽敞有空调,乘坐方便又舒服!”大妥村民彭大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便捷的公交网络,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出门有路、抬脚上车”的民生温度与幸福质感。
保靖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近五年来,保靖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打造最美生态路、最美农村路及路域环境整治示范路374.8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50.97公里。一条条畅安舒美的乡村公路,不仅极大地改善全县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更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幸福通道”,让广大农村群众在交通发展的实践中,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责编:郭朵朵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