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麻鸭,一缕从远古飘来的炊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5 16:03:27

文丨碧云

那是一个冬天的黄昏,天灰沉沉的,像要掉下来一样,刺骨的北风从长江口呼啸而来,天空虽然没有下雪,却比下雪还要寒冷。

父亲弯着身子,逆风而上,单薄的棉袄显然不敌这入骨的寒风,他手里的 一根长长的竹竿,又给自己的前进增加了巨大的阻力。在天黑之前,他一人要将这群近五百只的鸭群赶到位于湖北省公安县的鲫鱼口宿营地。这支浩浩荡荡的麻鸭方阵,隶属于湖南省安乡县安造公社黄湖村第十生产队,负责放牧这支鸭群的是三名年轻力壮的社员,除了我的父亲,还有谢李二位长辈,这一天,谢伯去了另一个村联系下一轮腊水田放鸭的场地,李叔则挑着鸭蛋去藕池镇上售卖,路程虽远,但价格每斤高了二分。我的父亲单枪匹马肩负着看管五百只大麻鸭的重任。

这一年是共和国的1971年,我的父亲以"鸭司令"的身份,迁徙湖北。

那时,集体经济十分单薄,起早贪黑干一天,好的生产队可得五六毛钱,差的队只有一两毛,农户家里入不敷出的现象比比皆是。记得黄湖村第十生产队的队长是公社会计许正荣兼任,此人做人做事认真扎实,颇有开拓精神,他拿出队里的全部家底,添置了这支庞大的生力军,为生产队的增产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社员的每个工时的产值平均增加了开心的一角,这在当时,极端贫困的集体经济宛如一剂猛药,大大振奋提高了社员劳动的信心和积极性。养鸭赚钱,一时跟者云集,不久,个个生产队争先仿效,屋前屋后的稻田里,鸭群密集,僧多粥少。

通过朋友的介绍,父辈们离开家乡,远赴湖北最大的荆江分洪蓄洪区公安县放牧,蓄洪区水稻面积广阔,湖泊众多,极其适合麻鸭的生长放养,在这里食物种类多,出蛋率高,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绿壳蛋,另外,湖北牧鸭较少,鸭蛋价格偏高,收益非常可观。

黄湖村第十生产队赶着麻鸭出省的事不胫而走,一时成为安乡县发展集体经济的佳话。

后来,这支鸭群,为湖南湖北两地友好交往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的父辈与当地人交朋友,称兄道弟,互帮互助,一直延续了两代人。当时湖北是工业大省,湖南则是农业大省,一工一农,计划经济下的物质都很匮乏,但却明显不同,湖南的农药化肥成为湖北友人种田的宝贝,湖北的柴油机,零号柴油物美价廉,成为湖南农村的好帮手。这些虽是后话,但也是安乡麻鸭上演的一曲传奇故事。

大约七千年前,安乡大地多为水乡泽国。这是八百里洞庭最壮观最原始的图像,也是范仲淹笔下渔歌互答、沙鸥翔集的鱼米之乡。从旧石器时代走向新石器时代的安乡最早的先民,走下山头、择水而居,一边种稻,一边驯养禽兽,在汤家岗生生不息的文明遗址上谱写了一部又一部壮丽的诗篇。

麻鸭,最先是一种野生鸭类,先民们慢慢驯服喂养,成为滨湖之畔水乡人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我的舅舅出生于长沙宁乡,新中国成立前的知识分子,一笔蝇头小楷,算盘也打的活溜,因为不会讲安乡话,工作中屡屡受挫,但他的一手厨艺,却受到了左邻右舍和广大群众的欢迎,舅舅爱酒如命,美食与酒,是一对孪生兄弟,不管多么复杂的食材,在舅舅的手里,都会被他整成一道下酒神器。烹制麻鸭,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先炒后闷,再盛入土钵,置于烟火灶上,慢火煨煮,直到揭开铁善,热气腾腾,香味四溢,一锅油光发亮的土鸭大功告成。舅舅喜欢外甥,路人皆知,首先是一只肥硕的鸭腿摆在我和妹妹的碗中,舅舅刀功堪称一绝,他刀下的鸭腿并非只有鸭腿,还连着宽宽的蹼脚,一只鸭腿摆在碗里,像一枚闪闪发亮的奖牌,写满了舅舅浓浓的爱意。舅舅做鸭的顶尖艺术,还不全在长长的鸭腿里,而在鸭头之上,我说舅舅的刀功堪称一绝,是在他对鸭头的取舍之中,他把人人嫌弃的鸭脖一起留在鸭头上,让鸭头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一下子增加了鸭头的份量。舅舅说,一个鸭头可以吃出二十种味道,当时我认为他是在吹牛,但如今坐在大街小巷,一只鸭头一分为二,余味无穷无尽,这岂能用二十种味道可以说得清安乡酱卤的万千气象。

千年酱卤和千年麻鸭,在湘北大地并肩而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安乡儿女,在这历朝历代的传承和更迭里,走出了许多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和优秀品牌,王饺儿就是其中一个。

王饺儿是安乡本土成长起来的最早的酱卤企业之一它的法人代表肖昌武,是我早年的朋友,那时,共青团湖南省委一年一度评选全省十佳青年企业家,有一年,在候选名单里,肖昌武的名字赫然在上,一看是安乡人,倍感亲切,他那时还很年轻,二三十岁的样子,全身上下透露出蓬勃生机。那一年,他如愿以偿,走上了庄严的领奖台,记得那一届的颁奖嘉宾是湖南省原省委书记熊清泉,捧着沉甸甸的奖牌,肖昌武倍受鼓舞。几年不见,他从原来的湘北饲料厂华丽转身,一跃而起,成为了安乡酱卤产业的领军人物,王饺儿食品成为了他日夜奔走的舞台。

今年夏天,趁着假期回乡探母,突然接到肖昌武的电话,邀请到他的工厂看看当年的年青人,已是中年 ,但比起那时的十佳青年企业家,显得更加稳重,更加自信作为安乡酱卤行业协会的会长,他肩上的担子不轻他说,安乡县委、县政府要把酱卤行业打造成为产值达百亿产业,我们还是信心满怀,产品的更新换代首当其冲,他顺手拿起一袋沉甸甸的彩色包装,这是王饺儿最新推出的重量级的酱卤麻鸭,连头带脚原装整只,包括鸭肠鸭肝鸭胗全部在内。一只麻鸭,涵盖了安乡七千年的历史,涵盖了祖祖辈辈安乡人生命不息的追求,也涵盖着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和波澜壮阔。

当我走出肖昌武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厂房的上方,一排声名远扬的鲜红大字,高高耸立,坚定霸气,中国安乡酱卤之乡!是的,就是这块金光闪闪的招牌,为安乡人民带来了精神的震撼和物质的丰盈,也为所有安乡在外的游子注入了无限的荣光。

一排香樟树分列两旁,像一个个绿色的迎宾欢迎客人的到来来到厂房,我只在窗口处观望,只见工人们忙碌有序,如沐春风,酱板鸭,酱板鱼,体能牛肉,分别从生产线上归类装箱,即将奔赴全国各地,为热爱美食的人们献上安乡酱卤的芳香。

曾经有不少人质疑,刘雨露的卤猪脚供不应求,那么多的猪脚哪里来?黄山头鸭,香生坊,王饺儿麻鸭,杨矮子酱板鸭,九三鸭霸王,远销国内外,那么多的鸭从何而来?其实,当安乡酱卤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远见卓识的安乡领导人,已经在全县布好了局,谋好了篇,2020年安乡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成立,场房建造在风景优美的黄山头镇,当年建造当年投资,每年出栏生猪十万头以上,同样是在黄山头镇,党委书记赵诗卿,正在为一个年产二十万羽安乡麻鸭的养殖基地而忙碌。安乡人自古有着丰富的养殖麻鸭的经验,据黄山头镇镇长周乃民介绍,这次引进的养殖企业是安乡县鸭蛋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总经理名叫鲁列,是一位非常务实的企业家,年销鸭蛋制品上亿枚,试想,有地方党委政府的引导护航,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企业家积极参与,何愁没有猪脚和麻鸭的供应呢。

正在与肖昌武谈论他未来发展计划的时候,他的师傅胡圣斌,师弟邹军来了,我们围桌而坐,肖昌武撕开一只刚刚出炉的酱卤麻鸭,屋内立刻弥漫着浓浓的土鸭的香味,大家分而食之,比起酱板鸭来,味道更加软湿温润,老少皆宜,满口生津,不亦快哉。肖昌武的师傅胡圣斌为人低调,却把香生坊这家企业做的风生水起,产品远销东南亚,是都市年轻人休闲食品的首选。吃着品着,邹军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从车屁股后面拿出一瓶千年老农仓酱酒,酱酒配酱卤,简直就是绝配,这款千年老农仓是邹军兄妹企业开发的一种白酒,浓厚的酱香味,成为湘鄂边界婚宴喜庆的佳酿。

香港美食贸易博览会于今年八月中旬举行,肖昌武他们师徒三人正是为参展工作,商议安乡酱卤行业赴港事宜,安乡麻鸭,因此有望走上港人的餐桌,续写中国酱卤之乡的美誉。

安乡麻鸭,是上天奖励给安乡人的一份厚礼,是远古飘来的一缕袅袅炊烟。正是因为安乡有着这么一群热爱生活和事业的人,才让安乡湘北这颗明珠熠熠生辉。我的父亲及众多的养鸭人,是他们延续了千年的基因,让安乡麻鸭在舅舅的灶台焕发青春,在众多热心安乡大地具有辽阔胸襟的人们的推崇下,安乡会更好。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