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者”到“撑伞人”,李幸用两年帮扶路写就“岳靖情深”新篇章

刘番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5 15:03:31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番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政府办公楼305房间的灯,常是整栋楼最后熄灭的那盏。凌晨月光下,茶几上《辣椒高效栽培技术》的书角蜷曲,半敞的保靖黄金茶袋飘着余香,玻璃杯底的茶汤里,舒展的叶片像片微缩绿森林。这是岳阳挂职干部李幸的“深夜工作台”。

两年间,这位清瘦黝黑、总说“不急,先喝口茶,我来办”的“80后”干部,将“撑伞”初心化作细雨,洒在保靖的阡陌间。

李幸在政府办联点的葫芦镇木耳村与群众交流产业发展

初心:从“被帮扶”到“去帮扶”的传承

李幸的帮扶初心,藏在童年记忆里。1994年,怀化市扶贫工作队住进他家偏屋,白天蹲田埂教嫁接柑橘,晚上就着煤油灯写材料。“他们来了,村里路宽了,碗里肉稠了。”这颗“被撑伞”的种子,在20238月破土——岳阳市选派干部赴保靖挂职,李幸主动请缨,奔赴这片需要帮扶的土地。

挂职两年,他的足迹遍布保靖12个乡镇、100多个村寨。运动鞋底嵌着清水坪镇的红泥、吕洞山的碎石、迁陵镇的稻壳,如同大地给他的“挂职勋章”。“纸上政策,得踩着泥才能生根。”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深耕:做企地连心的“黏合剂”

2023年深秋,清水坪镇5万公斤南瓜滞销。李幸驱车300多公里跑遍6个村,10天内对接机关食堂与国企,解了燃眉之急。不仅如此,他还推动玉米、辣椒、木耳等“订单农业”落地,从“滞销救急”转向“以销定产”,破解农民“增产不增收”难题。

2024年春节后,岳阳引进的生物有机肥企业因土地问题欲转移。李幸揣着笔记本承诺:“给我一周,一条条捋顺。”七天里,他跑部门、盯现场,晒得黝黑的脸庞与沾泥的鞋,让企业负责人动容:“就冲你这股劲,项目扎在保靖了!”

“有事找李主任”成了岳阳籍在保靖创业的企业家的口头禅。两年来,他协调解决企业用地、融资等难题50余项,推动岳阳100家企业精准联点保靖100个行政村,构建市县、县乡、村村、村企、园区“五位一体”帮扶新格局。

李幸邀请吉首大学猕猴桃专家到陇木峒村指导猕猴桃品改工作

奉献:把他乡当故乡的坚守

“挂职又不是扎根,何必拼得没日没夜?”面对妻子的不解,李幸翻出企业老总的聊天记录:“不是你们,我真不敢往山沟里扎。”20246月,妻子突袭探访,却见他深夜仍在堆满文件的办公室忙碌,饭盒散落一旁。

恰逢保靖大雨,湖南赛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玉霞忧心辣椒基地,带着技术团队赶来。次日,他陪施玉霞跑遍6个辣椒村,协调加工厂事宜。等他想起给妻子买饭时,才知她已默默返程。

如今,儿女视频时,妻子会说:“爸爸去帮别人撑伞了,就像当年帮我们的叔叔一样。”

两年来,他协调接待来保企业120余批次,张罗会议200多场,撰写文稿50余万字,工作无一纰漏

答卷:让“岳靖情深”流淌酉水

6月,距挂职期满仅剩月余,李幸的笔记本仍添着新项:百企联百村深化、鸭子认养项目推进……“总觉得还有太多事没做完。”他说。

李幸组织“岳阳—保靖黄茶岚针队”参加全州“茶超”比赛获季军

他策划岳阳对口帮扶保靖三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边区民族大团结”龙舟赛,鼓声震得酉水河波光激荡;组建的“岳阳·保靖黄茶联队”获全州“茶超”季军;参与编写的乡村文化读本,字里行间都是保靖烟火。

三十周年文艺汇演落幕时,保靖乡亲自发唱起改编的《洞庭连酉水》,“岳阳人,保靖亲,共饮一江水”的歌声响彻礼堂。李幸立于台下,悄悄拭去眼角的热意。

如今,305室的灯依旧常亮。茶几上的黄金茶换了新叶,半凉的茶汤映着月光,也映着一个挂职干部对这片土地的滚烫赤诚。正如李幸所说:“帮扶不是一阵子,是一辈子的牵挂。”这段把他乡作故乡的岁月,不仅是他的奋斗烙印,更让“岳靖一家亲”的暖流,深深沁入酉水河畔的田垄与村寨。

责编:郭朵朵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