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8-14 17:10:54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鲁婷 李湘烽
“你们带着知识与热忱奔赴乡村,用青春力量为村民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反诈防线。”近日,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吉利职院”)收到了一封来自邵阳市洞口县鸬鹚村村委会的感谢信,信中对该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付出与担当表达了诚挚谢意。
这封来信,正是该校“温暖教育”结出的硕果。从校园到社会,从课堂到实践,湖南吉利职院以“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办有情怀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的育人理念,书写着职校学生的成长与蜕变。
让教育更有温度
“教育的温度,源于对学生需求的真正理解,源于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关爱。”湖南吉利职院校长马卫平阐释了学校“温暖教育”的真谛。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日常关怀中,更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去年寒假伊始,一场跨越千里的家访行动温暖启程。湖南吉利职院党委书记陈飞、校长马卫平带领教师团队深入怀化市、郴州市等地的偏远山区,走访20余户困难学生家庭,不仅送去了奖助学金,更带去了“不让一个学子因困难失学”的郑重承诺。
“我们通过‘奖助学金100%兜底困难学生’‘校领导家访送暖到深山’等举措,以细节浸润成长,让每个学子在‘被看见、被托举’中破茧成蝶。”湖南吉利职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持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2024年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学费资助、爱心助学基金、校内奖学金等十余项奖助学金884万元,惠及4294名学生。
这份“温暖教育”的理念,早已深深融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学校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心声,在中秋佳节时为学生们送去暖心月饼,开学时安排摆渡车帮助新生运送行李,假期则组织留校学生开展包饺子、包粽子等温馨活动……“去年中秋节收到学校送来的月饼时,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该校学生李明朔说。
让成长更有力量
在湖南吉利职院,“温暖教育”不只停留在生活关怀层面,更延伸至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该校通过产教融合、心理护航、素质拓展等多维举措,为学生成长注入持久动力。
湖南吉利职院大力推进产业学徒制,建设吉利产业学院,强化与吉利汽车等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活动。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直接参与实际生产流程,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近年来,该校学生在“楚怡杯”“黄炎培”“挑战杯”等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获省级以上奖项108项,创业大赛获奖22项;学生就业率在湖南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涌现了全国技能标兵、企业技术骨干等大批优秀人才。
课堂之外,丰富的社团活动则为学生搭建了多元成长平台。该校现有音乐、书法、摄影等各类学生社团,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培育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同步推进。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团队,积极开设课程,并通过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定期心理测评、专题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心态,应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让温暖接力延续
教育的温度不应止步于校园围墙之内,还在持续传递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今年暑假期间,湖南吉利职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别样温暖。他们深入社区服务、乡村振兴、助老扶幼一线,为村民讲解反诈知识,为空巢老人检修电器、打扫卫生,为留守儿童开设趣味科技课堂,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群众所需。这些场景,正是“温暖教育”最动人的延续。
“学校以公益行动、志愿服务等为纽带,引导学生从‘受助者’向‘助人者’蜕变,将‘温暖教育’延伸至社会担当,让教育之光点亮更广阔的天地,书写‘育人育心、向善向上’的职教答卷。”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884万元奖助学金的暖心资助,到产业学徒制的匠心培育,再到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湖南吉利职院培育出了一批批既具备精湛技艺,又富有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工匠。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光彩,让教育的温度持续传递、生生不息。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