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4 12:51: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杨望新 黄怡 陈志超
近年来,岳阳市岳阳县筻口镇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农技赋能、电商拓路、就业帮扶、健康守护、多元治理,构建“产业旺、百姓富、乡风好、治理优”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该镇党委以“红色引擎”驱动全链条服务,让党旗飘扬在田间、直播间、车间和调解一线,形成“技术送下、产品卖出、岗位送上、服务到家”的暖心体系,走出“党建强、发展实、群众笑”的振兴之路。
农技赋能促丰收 电商搭桥富农家
沙南新村余煜华夫妇150余亩早稻丰收,亩产同比增超10%,最高达1200斤,远超往年的1000斤,夫妻俩喜上眉梢。
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拥军介绍,全镇早稻丰收得益于农机中心以潼溪村6亩试验田为基础,统一管控水肥及病虫害,测算出7寸×4寸密度最利增产,以此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农民技能培训
此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建服务队,“分片包干、责任到田”提供全周期指导。农技人员全程驻点,从选种、育秧到田间管理“一周一巡查”,把控肥水、病虫害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开展23场培训、发资料5000余份,示范片农药减量15%、化肥利用率提升10%,低损技术减少收割损耗。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查看早稻秧苗长势
推行的“六统一两利用”模式成效显著,统一六环节并利用秸秆与冬闲田,提升水稻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助亩产增超10%。同时推广旱地育秧760亩,培训覆盖千余农户,带动全镇早稻种植6.8万亩,单产提升12%;培育的58家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以全链条服务覆盖99.9%农田,为小农户节省350万元。
丰收后,释迦寺村甘远新的2万斤小黄姜曾面临滞销。镇电商团队上门拍摄助农视频,直播间里8500斤很快售空,获4.25万元,剩余也借直播名气售罄。“幸亏有镇里的电商团队,土疙瘩变金疙瘩!”甘远新笑言。
筻口镇“岳阳筻有味”直播间
漆市村六旬方奶奶将时蔬、农家好物送到镇电商平台售卖,货品多时镇村干部会接送。看着土产发往全国,她打趣道:“老了还能赚钱,感觉年轻了!”
游港村直播间
游港村党支部党员带头直播,近450场农货专场让1200多户农户增收,线上销售额破800万元。
如今,筻口镇已形成从丰产到畅销的成熟助农体系。农技推广给了粮食丰产底气,电商搭建让农货出村有门路,而党组织的引领,为这一切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就业帮扶暖民心 健康守护惠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筻口镇对有需求的群众始终及时伸出援手,58岁的陈丰收便是生动一例。
陈丰收是朱仑村先天聋哑村民,曾仅靠两亩薄田和零工维生。因沟通障碍,他外出打零工常被辞退,日子拮据,全靠哥哥接济,平日里总低着头走路,见人就往墙角躲。
就在生活快压垮他时,筻口镇劳动站主动上门,递过本子写道:“给你就近找了杂活,有稳定收入。”这行字让他重燃希望。
2018年,经政府推荐,陈丰收进入岳阳县瑞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厂区清扫、消毒等工作,月薪2600元,一干就是7年。如今的他性格开朗、走路轻快,与过去判若两人。
陈丰收正在冲洗机器
岳阳县瑞晨食品有限公司陈六军回忆,每年年前,陈丰收总会穿着多口袋的灰色马甲来领工资,小心翼翼把现金塞满口袋后,像得了奖状般高高兴兴回家,还会主动张罗贴春联、打年货,甚至给哥哥买新衣服,那得意模样令人心生欢喜。
就业帮扶成效不止于此。镇党委联合多部门打出“组合拳”,全年举办招聘会12场,牵线46家企业入驻就业平台,350名农民经技能培训上岗,人均年增收4.2万元;创新“211”模式,培育党员示范户38户,户均种植205亩,年利润超20.8万元,带动500余人家门口务工增收。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
健康保障同样暖心。去年腊月,63岁的陆嗲在家门口摔跤后髋关节疼痛却硬扛着,“党员义诊队”检查发现是股骨头坏死,需尽快手术。镇干部了解到他与老伴相依为命、家境困难,当即联系医保等部门,协调医院开辟绿色就诊通道。
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
目前,中心卫生院“党员义诊队”已为65岁以上老人开展16次爱心义诊,服务1800余人次,建立健康档案860份,对220名慢性病患者及时干预,用贴心服务守护着群众的健康。
多元治理显成效 乡村和谐添活力
七月的移山村,灌溉渠边两屋场村民因水源争执,冲突一触即发。
移山村支村两委闻讯赶来,包片负责人柳建林隔开双方厉声劝止,让双方各选三名代表到村部座谈:“今天不把诉求说透,谁也别想走。”
随后七天,柳建林陪同镇水利事务中心技术员每日清晨上山,烈日下踏碎石坡查水源、钻深草记分支,裤腿划破、皮肤脱皮仍不停歇,夜间,柳建林召集两个屋场的村民代表手绘地形图详解:“山泉日涌300方,按旱田水田需求建分水闸,天旱可调水库水。”
三天后施工队进场,八月初分水闸建成,柳建林转动闸门,两股清水入田,掌声雷动。
水利设施建设
这起纠纷的化解,是党组织靠前服务的缩影。“党员调解先锋队”化解纠纷59起,化解率100%;“党员包案制”攻克信访难题18件,惠及120户。
党组织守护群众安全细致入微:每逢节假日,党员志愿者在集镇3.2公里路段开展交通劝导;镇应急办、市场监管所推行“联点包片”机制,为26家工厂配备“ 安全监督员”,整改23项隐患,整改率100%。
交通安全宣传
文化引领上,15名老党员开展“春联送福”,赠出300余副;“爱心妈妈”活动惠及近200名留守儿童;38名学生志愿者走进敬老院等场所,开展13次志愿服务,服务270余名特殊群体。
法治建设上,镇党委统筹多部门开展禁毒、“利剑护蕾”等宣传,覆盖2.3万人次;通过“敲门行动”“农家夜话”普及知识,惠及8000余人。
“利剑护蕾”宣讲
熊市村的治理实践尤为亮眼。该村依托“群英断是非”工作方法,打造“五扶五劝”典范,邀请乡贤等“群英”参与决策,组建参事会、劝和会,设立各类基金。这一模式激发群众自我管理、教育、监督热情,使该村成为“五无典范”(无一例刑事治安案件、无一人上访、无一例诉讼、无一人吸毒、无一张牌桌),推动乡风文明,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民生实事落地效率提升40%,以自治活力彰显法治精神。
筻口镇的实践证明,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从乡村治理到文明建设,党组织的红色身影无处不在,持续推动乡村迈向美好未来,让“以民为先”理念结出丰硕果实。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