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8-14 08:41:45
三湘都市报8月14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陈浩然 罗文嘉 刘彦伶)8月13日,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一场小雨带来入秋后的丝丝凉意。73岁老人李寿群正坐在自家阳台上,专心致志地打着草鞋。从准备材料到开始编织,不到半小时,一双精致而结实的草鞋便在老人手中诞生。打草鞋,李寿群从12岁做起,如今73岁的她,仍然在不断通过草鞋讲述家族、家乡的往昔故事。
(李寿群正在编织草鞋。)
12岁开始打草鞋,“家族手艺”传了4代人
1952年,李寿群出生于澧县。母亲家世代以打草鞋为生,从曾外祖母开始,到李寿群的母亲已是第三代。李寿群12岁那年,父亲去世,赶上村里修防洪堤,李寿群年龄小、没力气,经常干不满工分,跟着母亲学习打草鞋,10双草鞋5毛钱,母女俩以此度日。
“别人打的草鞋最多穿三天,我打的草鞋能穿一周。”李寿群笑着扬了扬手中的草鞋,自己打的草鞋比别人的更漂亮,也更加耐磨,“过去我们这里有人办丧事,需要给家里做工的人提供草鞋,到我这里订,一买就是十几二十双。”
草鞋质量好,李寿群是有自己家族的祖传秘诀的——稻草的选取需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不同选择;用水喷洒稻草打草块时,不能使用自来水、冷开水,要使用由井水、雨水与河水混合而成的水……这些秘诀在李寿群家已口口相传四代人。
举起一双刚打好的草鞋,阳光穿透致密的纹路,割稻编鞋、四处奔走贩卖……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记忆,都沉淀在老人脑海中。
技艺接续面临困境,坚持编鞋等待传承机遇
“现在很少有人穿草鞋了,儿子孙子都不愿意学。”李寿群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
2019年,李寿群开办了澧县李大妈草鞋店,本想通过经营门店扩大草鞋的生产规模、拓宽销路,无奈草鞋已然没有市场,顾客少之又少,订单寥寥无几。最终,李寿群的小店只经营了两年便宣告关门。
小店经营不成功,李寿群也不气馁。平日里只要不下雨,便会带着草鞋架走到公园街市摆摊做草鞋,遇到爱好者围观拍照,李寿群也乐于分享展示技巧。老人并不拘泥于将手艺传给家中晚辈,有爱好者通过拍照录像的方式学艺,李寿群也十分欣喜。
老人对传承的坚持也遭遇了不少非议,有人笑她“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做草鞋”“又不是没钱吃饭,还做这些活计干什么”……李寿群从来不为所动,“我只担心这门手艺后继无人了,只要我还能动,一定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如今,李寿群制作的草鞋已被收入澧县博物馆、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打草鞋这项已不常见的传统技艺。
责编:吴岱霞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