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客户端 2025-08-14 08:24:58
▲集中建房点鸟瞰
▲港口村“乡村振兴车间”帮助村民就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刘朝阳 赵芸 郭子豪
盛夏的岳阳县公田镇港口村,如一幅水彩画。甘田河碧波荡漾,两岸浓荫如盖;昔日黑臭水沟成生态湿地,连片稻田里稻禾起伏,风裹着稻禾清甜,与村落鸡鸣犬吠相映成趣。
文润乡土实践阵地筑牢文明魂
穿过绿意村道,投入100余万元改扩建的港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映入眼帘,红底白字的标牌格外鲜亮。
走进站内,左手边的农家书屋,农业技术、儿童绘本、经典名著分门别类,书架整齐排列;中间的乡风民俗馆如时光长廊,锈迹木犁卧于角落,粽叶蓑衣静静矗立,老旧风车扇叶光滑……186件老农具藏着最原始的农耕记忆。
乡风民俗馆亦是村史展览馆,一条“时光轴”从抗战时期铺展至2025年,清晰勾勒村落变迁;“乡贤档案库”收录古今榜样68位,文化礼堂的“榜样长廊”每月更新乡贤捐资、技术帮扶事迹,仅去年乡贤就为公益事业捐资150万元。这座文明实践站,成了村民触摸历史、汲取力量的精神驿站。
德润乡风文明新账涵养新风尚
村委会旁的“爱心超市”里,货架上米、面、洗衣粉等商品琳琅满目。
“方委员,90分能换桶油不?”村民举着积分卡笑问,卡上“主动宣传乡风文明10分”“房前屋后美化20分”的字迹清晰可见。公田镇港口村总支委员方春良一面熟练登记,一面说:“能换!剩下的分下次还能用。”
这积分制像根线,串起了全村文明事。“1分抵1块钱,去年兑换物资超1.2万元,村民攒分劲头足着呢!”方春良说,超市物资部分来自爱心企业捐赠,多数由村集体购置,“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值!”
积分制延伸至“家风”: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时,除奖牌礼品,还发“家风存折”记录孝老爱亲故事。2024年,12户模范家庭成了全村乡风建设的“活教材”。
红白理事的“新风账”重塑乡风。“我妻子八十大寿,来登记。”按村规民约,寿宴需简办,村民易志良因此主动前往村委会填写申请表。在港口村,由老党员、乡贤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将“禁滥办酒席”“限宴席标准”写入了村规民约。从“鞭炮喧天”到“电子气铳贺喜”,从“人情债山”到“简餐叙情”,乡风正悄然发生改变。
“去年劝阻27场寿宴、乔迁宴,村民年均少花4000多元人情钱。”港口村村总支书记漆泽明说,如今,村民的耳朵清静了,钱袋也鼓了,电子气铳成节庆“标配”,喜庆劲儿却丝毫不减。
业兴民安实干账本托举幸福梦
乡村振兴,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港口村曾为集体经济薄弱发愁,村“两委”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将一栋旧教学楼租赁给村民,由其投资100余万元改建成欣怡玩具制造有限公司。
女工杨敏敏正在给布娃娃缝眼睛,抬头时眼圈微红:“丈夫患病要照顾,孩子要上学,以前愁得睡不着。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挣几千元,家里有事随时能回,工资够买药、供娃上学。”据介绍,港口村还免费开展了12期缝纫培训,吸纳了80名留守妇女就业。
这只是产业兴村的缩影。不远处,村集体闲置土地引进的天心公司生猪养殖基地总投资1.2亿元,每年给村集体分红50多万元,还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1000多亩土地被流转给海丰合作社,村民既能收租金,又能在家门口打工。
“口袋鼓了,人心才稳,文明新风才有根基。”漆泽明感慨。村里设了6个固定议事点,“祠堂议事会”“晒场表决会”仅2024年就开了43场,解决宅基地纠纷、道路修缮等“疙瘩事”29件。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这光明源自“村民提案箱”里“增设路灯”的建议落地。远处,文明实践站的笑语、车间的机鸣、广场的乐声交织成韵,在甘田河潺潺流水的映衬下,共同谱写着港口村的幸福交响。这个全国文明村镇的动人图景,正随着新风的吹拂、文明的绽放,稳稳地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新时代乡村善治提供了鲜活样本。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岳阳日报·客户端
我要问